校园消防安全知识普及
校园,本应是我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地方。但火灾隐患却如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时刻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宁静。了解校园消防安全知识,是我们每一位师生必备的技能。
一、校园火灾隐患大揭秘
电气设备隐患:教室里,投影仪、空调、电脑等电器设备长期使用,若线路老化、破损,或是同学们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等,就极易引发电气火灾。比如,有些同学为了方便给手机、平板充电,从宿舍床铺的插座随意拉出插线板,拖得满地都是,一旦插线板过载或线路短路,火灾便可能瞬间爆发。
实验室隐患:化学实验室中,各类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众多。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同学们不按规范操作,比如加热易燃试剂时无人看管,或是将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合,都可能引发剧烈反应,导致火灾。像一些金属钠、钾等活泼金属,遇水就会剧烈燃烧,若实验后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食堂隐患:食堂作为用火用电频繁的区域,也存在不少隐患。厨房炉灶上,长时间烹饪时,油锅里的油若过热起火,而旁边又堆放着易燃的抹布、纸张等物品,火势便会迅速蔓延。此外,食堂的油烟管道若长期不清理,积累的油污一旦遇明火,也极易引发火灾。
二、预防校园火灾,我们在行动
规范用电行为: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不购买、不使用三无电器产品。离开教室、宿舍时,务必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拔掉插头。学校也应定期检查校园内的电气线路,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线路,合理规划用电负荷,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从源头上降低电气火灾的风险。
实验室安全操作:进入实验室前,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实验操作规程,了解所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不随意更改实验步骤。对于易燃易爆试剂,要小心取用,妥善保存,使用后及时清理。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实验设备,清理实验台面,确保实验室安全。
食堂安全管理: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制度,烹饪时不离人,密切关注炉灶火势。定期清理油烟管道,一般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理,去除油污堆积。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同时,食堂内要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三、火灾应急处理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校园内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 “119” 报警电话。报警时,要清晰准确地告知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如学校名称、教学楼或宿舍楼的具体位置、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以便消防人员快速准确地到达现场。
初期火灾扑救:如果火灾处于初期阶段,火势较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比如,教室、宿舍楼道内配备的灭火器,要学会正确使用。使用灭火器时,记住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 的口诀,即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按压把手,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同时,也可以使用消防栓,连接好水带和水枪,打开阀门进行灭火。
安全疏散逃生:当火灾无法控制时,我们要立即进行疏散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前行,避免吸入浓烟。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如学校操场。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其中。如果烟雾较大,看不清道路,可以沿着墙壁摸索前进。在逃生过程中,不要拥挤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校园消防安全,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排查火灾隐患,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校园消防安全手抄报模板01
校园消防安全手抄报模板02
校园消防安全手抄报模板0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校园消防安全手抄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