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指南

地震,这一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往往在瞬间就能改变无数人的生活。当大地开始颤抖,掌握正确的紧急避险常识,就如同握住了开启生命通道的钥匙,能帮助我们在危急时刻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安全。在全国防震减灾日等契机下,深入学习这些常识,意义重大。

一、室内紧急避险要点

坚固家具下躲避

当室内发生地震时,迅速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家具下方是首要选择。这些家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阻挡掉落的天花板碎片、墙体砖块以及其他重物。例如,在日本的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很多家庭会在桌子下方配备专门的安全帽与应急包,方便地震时取用。躲在家具下时,要用坐垫、枕头、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与颈部,这是人体最脆弱且最重要的部位,避免被尖锐或沉重的物体砸伤。同时,要尽量蜷缩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占据更小的空间,减少被砸到的风险。

墙角的安全优势

如果周围没有坚固家具,承重墙的墙角也是相对安全的位置。墙角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稳固,倒塌的可能性较小。身体紧贴墙根,头部尽量靠近墙面,用双手护住眼睛、口鼻等部位,防止灰尘与碎物进入。在多次地震救援中发现,墙角处的幸存者比例相对较高,因为这里能为被困者提供一定的保护空间。但要注意,选择墙角时,应避开有窗户或易倒塌装饰的墙角。

远离危险区域

务必远离窗户、吊灯、玻璃门等可能被震落或倒塌的物体。窗户玻璃在地震晃动下极易破碎,飞溅的玻璃碎片如同暗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吊灯由于安装在高处,地震时很容易掉落砸伤人。玻璃门在震动中也可能破碎或变形,阻碍逃生。此外,家中的书架、衣柜等高大家具,若没有固定,地震时可能倾倒,也要尽量远离。同时,绝对不能乘坐电梯,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故障,将人困在其中,而且电梯井在地震中可能成为烟囱效应的通道,增加危险。

二、室外紧急避险策略

远离建筑物与危险设施

身处室外时,要立刻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天桥等可能倒塌的物体。高楼在地震的强烈震动下,外墙装饰材料、窗户等可能掉落,甚至整栋楼都有倒塌风险。电线杆倾倒可能砸坏电线,引发触电危险。广告牌往往安装在高处且体积较大,地震时容易掉落伤人。天桥在震动下可能发生断裂。例如,在一些城市的商业区,地震发生时若不及时远离这些危险设施,极易受到伤害。应迅速跑到空旷的广场、操场、公园等安全地带,这些地方没有高大建筑物与危险设施,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防范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后要高度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大量土石在重力作用下可能倾泻而下。要尽快向远离山体的方向转移,选择地势较高、较为平坦的地方避险。如果在海边,要注意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海啸的海浪速度极快且冲击力巨大,一旦感觉到地震,应立即向高处、内陆方向撤离,远离海岸线。一般来说,撤离到距离海岸线至少 1 公里且海拔较高的地方相对安全。

保持身体平衡

在室外奔跑避险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地震时地面震动,行走变得困难,若不小心摔倒,可能被慌乱的人群踩踏,或者被掉落的物体砸中。可以采取小碎步、身体微微前倾的姿势,借助地面摩擦力保持平衡。如果周围有树木、栏杆等稳固物体,可短暂依靠它们稳定身体,但不要长时间停留,尽快前往安全区域。

三、特殊场景避险方法

学校场景

在学校,地震发生时,学生们要听从老师指挥。如果在教室,迅速躲在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等震动稍停,在老师组织下,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到操场等空旷地带,避免拥挤和推搡。如果在操场,远离教学楼、旗杆等物体,原地蹲下,双手护住头部。学校应定期组织地震疏散演练,让师生熟悉疏散流程,提高应急能力。

商场场景

在商场遇到地震,要尽快躲在大型货架、柱子等坚固物体旁边,避免被掉落的商品砸伤。等震动减弱,按照商场内的疏散指示标志,向安全出口撤离。不要乘坐自动扶梯,防止停电或设备故障被困。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声呼喊,以免吸入过多灰尘。

交通工具内

如果在汽车内遇到地震,司机应尽快将车开到空旷的地方停下,如广场、路边安全地带,避免停在桥梁、高楼、电线杆等危险物体下方。车内人员要系好安全带,躲在座椅下方,用手或其他物品护住头部。如果在地铁内,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擅自扒门或试图逃离车厢。若列车在隧道内,更要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生存技能。通过学习这些常识,我们能在地震来临时冷静应对,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让我们积极传播这些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应急避险能力,为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黑白线稿.jpg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黑白线稿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无字版.jpg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无字版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有字版.jpg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有字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地震紧急避险常识手抄报模板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