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节气大雪小报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
这份小报以大雪节气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元的内容和精美设计,让读者深入了解大雪节气的气候特点、传统习俗、文化意蕴,感受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设计风格上,营造出银装素裹的冬日氛围,借助生动的图文,激发读者对自然变化和传统文化的关注。
二、板块规划
1. 标题区
位置:小报正上方居中。
内容:使用彩色马克笔书写 “大雪至,冬韵浓”,采用立体艺术字体,利用白色高光笔描绘出雪花形状的笔触,凸显冬日雪景氛围。在标题两侧,绘制飞舞的雪花和可爱的雪精灵形象,雪精灵手持冰晶魔杖,增强标题的灵动性与趣味性。
2. 节气揭秘区
位置:小报左上角。
内容:介绍大雪节气的基本信息,如大雪节气在每年公历 12 月 6 - 8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255°。讲解大雪节气的气候特征,“大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雪量往往比小雪节气更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雪天气”。配上气温下降的图表和雪花飘落的动态简笔画,帮助读者直观理解。
3. 传统习俗区
位置:小报右上角。
内容:分享大雪节气的传统习俗,如腌肉,“大雪时节,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肉类用盐和各种香料腌制后晾晒,制成独具风味的美食”,绘制一家人围坐腌制腊肉的场景;观赏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人们会在封冻的河面上行走、玩耍,欣赏冬日河景”,配上河面上有人滑冰、赏景的插图。
4. 诗词品鉴区
位置:小报左下角。
内容:选取与大雪相关的经典诗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用书法字体书写,增强古韵。在诗词旁边,绘制一幅寒江独钓图,远处山峦白雪皑皑,近处一位老翁身披蓑衣在冰面上垂钓,还原诗词意境。
5. 冬日养生区
位置:小报右下角。
内容:科普大雪节气的养生知识,饮食上,建议多吃温热滋补食物,如羊肉、红枣,能抵御寒冷,滋养身体;运动方面,推荐在阳光充足的时段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避免在寒冷大风中锻炼;起居上,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每个要点配上相应的小图标,如羊肉图片表示饮食,跑步小人表示运动。
6. 互动创作区
位置:小报中间空白区域。
内容:设计 “我眼中的大雪” 互动板块,鼓励读者写下对大雪节气的感受、记忆,或是画上自己心中的大雪景象。在板块周围,绘制一些空白的雪花图案,供读者自由创作、涂色,增添小报的互动性。
三、色彩搭配
主色调:以白色和浅蓝色为主,白色代表雪花,营造银装素裹的雪景氛围,浅蓝色象征冬日天空,传递寒冷、澄澈的感觉。用白色绘制雪花、雪精灵等元素,浅蓝色绘制边框、部分背景装饰。
辅助色:搭配淡粉色和浅黄色。淡粉色用于绘制人物脸颊、围巾等,增添温馨感;浅黄色绘制太阳、烛光等元素,为小报注入活力,打破冬日的单调。
背景色:选择淡灰色作为背景底色,与其他色彩相互映衬,突出小报内容,同时营造静谧的冬日氛围。
四、绘制步骤
准备工具:准备 A3 或 A4 白色卡纸、彩色马克笔、水彩笔、彩色铅笔、勾线笔、直尺、橡皮擦、白色高光笔等绘画工具。
排版布局:用铅笔和直尺在卡纸上轻轻画出各个板块的位置和大致形状,合理分配空间,确保小报布局平衡、疏密得当。
绘制标题:用彩色马克笔书写标题,运用立体效果和白色高光笔塑造立体感与雪花效果,用勾线笔勾勒轮廓。用彩色铅笔绘制雪精灵、雪花等图案,丰富标题画面。
填充内容:在各个板块内用铅笔起草文字和插图,确保文字清晰、插图贴合内容。用勾线笔勾勒线条,擦去铅笔痕迹,再用相应彩笔上色。
绘制装饰元素:在小报空白处添加装饰元素,如飘落的雪花、树枝积雪等,丰富画面内容,营造氛围。
检查完善:整体检查小报的内容完整性、色彩协调性,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注意事项
内容准确丰富,紧扣大雪节气主题,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绘制过程中保持画面整洁,避免颜料和铅笔污渍影响小报美观。
文字大小适中,确保小报在一定距离外也能清晰可读。
插图风格统一,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符合大众审美特点。
24节气大雪小报黑白线稿(第一版)
24节气大雪小报模板无字版(第一版)
24节气大雪小报模板有字版(第一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24节气大雪小报模板(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