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奥南的葬礼》布面油画,描绘最粗俗的场面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布面油画,315x668cm,1849年■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奥南的葬礼》是库尔贝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_生中最大的画。画中讲述的是故乡奥南举行的一次葬礼,库尔贝画的与当时的情景一模一样,50个真人大小的哀悼者肖像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库尔贝一生都迷恋故乡奥南。为了创作这幅画,代表奥兰社会的五十多个人轮流到画家安身的谷仓当模特,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被辨认出来:抬棺者、神父、教堂执事,以及女人堆中间的市长和最右面库尔贝自己的母亲。人群身后的背景也是奥南真实的风景,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俯瞰着卢河河谷。这个平凡小镇上的平凡事件被库尔贝用巨幅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如同一颗炸弹,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强烈指责。他们认为此画与他的主体一样,人物丑陋、令人生厌。评论家批评最多的是教堂执事的形象,“他们红扑扑的肥脸,醉醺醺的神态"甚至被称为“卑鄙和亵渎宗教的漫画"。直到《奧南的葬礼》被郑重地先后安放在卢浮宫博物馆和奥赛博物馆,人们因为有了足够大的观赏空间,才将目光投向画面的整体,而不是某个细节上面。可以说〈奧南的葬礼〉展现了库尔贝的全部才华。他的死亡主题来自格列柯的名画(奥尔凯兹伯爵的葬礼)的借鉴;黑白对比的手法出自委拉斯凯兹的启发;描绘市民着制服举行隆重集会的场面来自哈尔斯和伦勃朗的影响。他表现的葬礼场面非但不特别乏味,反而保留了仪式的神秘性,墓穴背后的人群形成的厚重而令人压抑的黑色装饰带,以及墓穴旁的死人头骨都烘托着这种氛围。库尔贝没有画上天使,因为他坚持只画自己见过的事物。虽然画家强调现实主义,但在此仍然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人们面对死亡以及人的来世的深思。
世界名画《奥南的葬礼》布面油画作者简介
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生于法国奥南:按照父亲的愿望,库尔贝应该成为一名律师,但库尔贝却立志成为一名画家。所以,少年时代的库尔贝一直打着学习法律的幌子,偷偷学习绘画,18岁时,父亲送库尔贝到贝桑松皇京学院学习,但不久,他就转到贝桑松美术学院,跟随弗拉如勒去学习绘画了,弗拉儒勒是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达维特的弟子。他绘画方面的天賦显露无疑,没有几年,他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i1841年库尔贝以“学习法律,以期成为律师"为借口,来到巴黎在卢浮宫,库尔贝醉心于临摹古典主义大师的作品,特别是17世纪西班牙的画家维拉斯贵兹的杰作。通过临摹,极大的丰窗了自己的绘画语官和技巧,为后来创作出许多垂范画史的杰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方面,库尔贝受到普魯东和波德莱尔的彩响,很早就投身法国社会的革命运动。这也使得他将目光集中在平民大众的身上,其实反应平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成为现实主义的风格的主要特征。1872年,库尔贝投身巴黎公社运动,运动失败后被捕。1873年被保释后流亡瑞士,1877年在瑞士去世,享年58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