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清代龚贤《溪山无尽图》赏析

龚贤《溪山无尽图》;纸本墨笔27.7cm×726.7cm;收藏地不详。

 

作者简介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糙、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艺术特色:

全幅虽绘秋林草屋,流泉飞瀑等景象繁多,但穿插有致、有条不紊。留白处的虚与浓墨点染处的实互为映衬,画圆面饱满而又不失空灵。山石用“积墨法”,以笔含墨,层层积点石面,将山石向背虚实块而体积以及雨后的湿润之感都真实地表现出来。此卷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溪山浑润丰华的景象,同时也较全面地体现r龚贤在山水画上“笔法健、墨气活、丘壑奇、气韵雄”的美学追求。

 

艺术导读:

龚贤,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他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其画_风不但在清朝,乃至整个中国绘画史上都称得上是独具一格。就师承和风格时论,龚贤的画早年是学董其昌的,后来他转师多家,并经过深人的思考与探索,抛弃了一切,在师造化的基础上,运用自己读书、养气、学道的功底,独写性情,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为“自龚’夕,属于极其简洁、单纯的一路,用笔简,山线条组成山石树木的外形,基本上小皱、小染;二为“黑袭’夕,即龚贤山水画中反复皱染、浑厚苍润的一路,其突出特点是运用“积墨法”层层积染。龚贤的画路子广,他以五代董源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派画法为实体,参以米芾、元四家和明沈周等人的画法,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他的绘画思想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对后世影响十分巨大。

龚贤是我最为喜爱的古代艺术家之一,他笔下墨气淋漓、境界超凡的山水画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溪山无尽图卷》是龚贤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他毕生的功力、积淀都充分地体现在这幅作品上。此图层次分明,墨中有骨有韵,丘壑繁复多变,墨色浓郁沉厚。不仅见其宽阔,而且知其卨大,感其深远。作为一幅长卷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实实在是非常不易的。

从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卷》中我们可以看到笔墨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笔墨非二事也。”这是龚贤运用笔墨到高级阶段的体会,也可以用来概括他的艺术成就,即对墨的世界的不懈探索。龚贤把必生的精力都放在这个最耑要积累、最花功夫的选题上,那就楚笔墨意境。笔墨楚不可分的,龚贤在用功夫于墨的同时,又不断地改造着笔法。中国画的笔墨并不是单纯的技法,而是一种意境,它具侖独立的生命。所以在任何可成熟的笔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感受到传统的渊源,对生活的感悟,个人的气质、人格、功力、情趣、追求和审美倾向等等。没有成熟的笔墨,就谈不上气韵生动,再好的结构章法也无济于事。龚贤所选择的艺术道路,是中国画的必经之路,具有非常的意义。

气韵生动,历来是品评屮闻画的关键,气韵为h是自谢赫以来无数画家所标榜的最高境界,而龚贤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传统上的“神品”、“逸品”。他将气韵这一历来超乎于形外的概念落实在具体的画面内容上,认为笔墨、丘壑才是实现气韵的最佳途径,气韵的产生与存在并非玄妙的空谈,而是与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经营位置的能力密切相关。“三者得而气韵在其中”既是龚贤所极力倡导的绘画之途,同时也是他个人艺术品质中最为重要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龚贤所说的“气韵”这一概念,与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宗”绘画理论拉开了距离,他的论断与当时画坛“崇南贬北”的风气以及“游戏”笔墨、崇尚参禅顿梧而忽视苦修渐行的氛围形成对比。更难能可贵的是,龚贤的绘画理论并不是一时之念,时是通过他一生的绘画作品来加以印证,从他的作品与画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本分、勤奋、务实的可贵品质和对画面语言极为认真的经营态度。

龚贤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这种面对大自然揣摩深思的观察方法和非出人头地不可的精神。他善于在平凡的景物中摄取不平凡的因素;善于抓特写,截取某一局部,不及其余;善于通过调整黑内虚实来组织现想的构图。他利用大小山石的奇妙组合和对于光线的渲染,产生了不同于古人的神奇效果他的着眼点既在于连绵不断的山山水水,形成整体的起伏和气势,又特别注重具有典型意味的局部小景的深入刻画,所以他的作品极具深度,耐人寻味。龚贤的作品所创造的境界是感人的,它“可登、可涉、可止、可安,令人心驰神们然自有道观之,同一实境也。”勿这种意境更在于充溢于画面中的一种气息,似雾气、露气、烟气、云气、水气,是一种大向然的生气。龚贤对艺术传统和大自然全心令意的真诚,使他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个性,产生了自我;他继承了传统,发展了传统,现在他又成为了新的传统。

龚贤的山水画开创了超凡的精神境界。“性孤僻,与人落落难合”,龚贤的身上具有傲骨,但他并不狂放。画如其人,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进着。

我们通过对龚贤山水画作品的细细品味,可以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美学品格,更体会到了他笔下山水的精神境界。他的作品没有浮躁之气,有的是一种平和、淡定的气息。龚贤性情高洁,超然不群,不与贪官世俗同流合污,不周旋钻研于礼法之间;他心境淡泊,不追求名利,崇尚自山、超脱、宁静、渺远、大自在的精神境界,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他向们大自然和宁静的田园生活,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林木,敁得清冷却不死气沉沉,苍茫、深沉却不混浊、郁闷、压抑,奇妙、虚幻却令人往。龚贤的山画几乎没有人迹出现,深恐人的踪迹限制了山水的精神格调。神思飘荡、自由自在的精神游弋才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可以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越时空,是宇宙意识的流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468.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