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蔷薇图》赏析
《白蔷薇图》(见图1-11、1-12)里的这种蔷薇花,是路边的一种小野花。作品里,宋人把蔷薇的生长结构、动态,以及弱不禁风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与《夜合花图》—样,是画家经过大量写生观察,然后目识心记把它表达出来的。作品中用五朵花和一个小花蕾作为绘画的元素,安排得非常巧妙,在大自然里是不可能找到这么完美的构成的。看,在画面黄金分割的地方安排的全盛开将耍凋谢的花的颜色开始变了,为了把完整的椭圆花形打破让它不呆板,在旁边加一朵小花蕾,两花之间的区分处用一点绿,这小绿点表明是花苞的花托。最顶端一朵用两处凹进去不是很完整的造型与其他花朵以作区别右边的花本来也是开得非常好的,画家用两片叶子和花托把它的椭圆形打破,巧妙地把白分割开。本来正面开的花与旁边的花是连到一块的,画家用叶子把它打散,分割得更为明显快要凋谢的花形成一大块白,最上血的花是一块中白,右边许多小点的白右下方的花也是用树叶破开,三朵花的树叶破法
不一样,画家在很显眼的地方破,把蔷薇对生叶的整个结构表现得恰到好处,巧妙地表达了蔷激叶的长相。本来对生的蔷薇叶是很呆板的,画家在对称里找不对称并表现出来,没有违背蔣薇的生长规律,表现得极其精巧。更重要的是画家准确地运用了骨法用笔:一根细小的枝干撑起几朵花,这就是中国画线描的魅力。这幅作品我在故宫里看到真迹,与印刷品相比出入较大。原作叶子里浮在上面的颜色很明显,石绿的颗粒都能看到,说明画家在画这叶子的时候并不是如印刷品中所想象的多遍分染,而几乎是两三遍就完成的,然后再作处现就非常完美了。所以,渲染是有两种方法的,现在的绢与古时的绢有所区别,颜料与古时的颜料也有区别。我认为画法要根据绢的粗细而决定,用现在的绢和颜料,就要淡淡地、慢慢地把它一层层染透染够,这也是技法随着材料、工具的不同而改变,这些规律的东西,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要随机应变。
本文作者:苏百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