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万山红遍》山水画解析:
李可染(1907—1990),江苏徐州人,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私立上海美专学习。1929年被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4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作为座右铭,勇于从山水写生中探索中国画的创新,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画作不计其数,《万山红遍》就是其中之一。而李可染先生的这幅作品从对诗意的理解和艺术的表达方式都达到了经典的高度。
此画以巨碑式丰满构图,突出表现“层林尽染”的“红遍”意境。作者用色大胆,画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刚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画法采用积色法,局部厚涂有如油画的笔触和肌理,但在山之轮廓、房舍的边线、树的枝千等处又保留了传统的笔墨特点,非常具体地体现着李可染融合中西又突出传统魂魄的观念。
画上的红色不但有朱砂,更加有西洋红,使整幅画面非常红润,在光线暗处(朱砂在光线暗处更红)红润,在光线亮处也红润,颜色非常美,和黑色的墨相映成趣,与齐白石先生创作的红花、墨叶有异曲同工之妙。该画构图中采用的小溪斜流,给山村平添了几分静谧感。这火红和静谧的结合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遐想,再加上“李家”山水的重量感,使之成为划时代的杰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