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沈周《庐山高图》

沈周《庐山高图》山水画分析:

 

沈周字启南,世称石田先生,江苏长洲(苏州)人,为明中叶吴门四家之首。《庐山高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代表作品。该画为长轴,纸本设色,高:193.8厘米,宽:98.1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的山水画以北方画特有的遒劲、浑厚之气,表现南方山水秀美、凄迷之韵,使南北画风有机融合,又各尽其妙。这一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在于其“师古能化,自出机抒”,还与其人品、阅历及修养有关。他作品风格的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细笔”画为主,晚期呈现出粗笔放逸的风格,有细沈粗沈的风格K別。《庐山高图》可以说是两种风格兼具的代表。

 

《庐山高图》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整幅作品在近于王蒙的繁密的笔墨中展现了想象中庐山的雄伟,开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画面上部沈周自题“庐山高”(篆文)三字,末尾自识:“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

沈周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上苟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祝贺老师的寿诞。因取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故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近似王蒙的笔法、布局,作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由于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画面上水的空灵、云的浮动,再加上直泻潭底的飞瀑,使密实的构图里有了生动的气韵。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274.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