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精品张熊作品赏析
张熊(1803-1886),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秀水人,流寓上海。所居曰"银藤花馆",收藏金石书画甚丰,画学周之冕,有说“古媚似王忘庵”,当时从其学画者极多。张熊重写生,所画花鸟、草虫、蔬果,都见功力。他在教授门生方面,有一套”由浅入深”的方法,重视默写。他的绘画,雅俗共赏,时称“鸳湖派”是当时在上海及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本图笔力遒劲中又透着秀媚,令人观后有赏心悦目之感,泠金笺底又显出富贵气象。
海派,即海上画派。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各地画人流寓上海日众,一度成为绘画中心,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画家群体,人称“海派”。
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有的吸收中国民间艺术风格,比较市民化t有的吸收外来艺术的因素,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观念。海派画家的艺术风格一般都能雅俗共赏.所以受到广大社会阶层特别是市民和商界的喜爱。清代到民国的主要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张熊、程璋、钱慧安、冯超然、陆恢、朱梦庐、吴友如、吴徵、吴湖帆等。
海派绘画成为二种传故,对后来的上海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近代的谢稚柳、程十发、朱屺瞻、唐云、吴青霞等也被称为海派的新代表画家。
清末民初是海派绘画的第一个高峰,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绘画市场辐射江、浙一带以至全国,直至东南亚和日本。20世纪后半叶逐渐萧条,长期不被重视。2000年之后,海派绘画艺术重新被人认识和重视,市场价格迅速恢复和飙升,可以认为海派绘画市场新的高峰正在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