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洞天山堂图》赏析
董源,绢本设色,立轴,纵183.2厘米,横121.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山谷间白云弥漫,清溪流淌,松林摇曳,境界幽深雅静,与画幅上所题“洞天山堂”四字颇吻合,表现了一派世外仙境。远处山峦高耸入云,近景中的树木多绘夹叶,松树挺拔高耸,层层楼阁错落有致,掩映其后。松林楼阁右方有一山峦,山道弯弯,盘曲而上,赶路的二人似在谈论着什么。画幅右下方有木桥流水,行人点缀其间,行人或谈诗论道,或载货赶路,给画面增添了淡淡生气。整幅构图致通透,层次分明。此画用笔坚实,以墨为骨,青绿着色,整体画面给入温和厚重的感觉。圆厚峦头用长披麻、短披麻作皴,山头山脚有研头,再染以浓重墨色,显出一种浑雄苍郁的气派。
此画无款。诗堂有王铎跋语:"神理气韵,古秀通灵,入于口微,董源此图,当属元化,丙戌端阳后三日题于琅华馆。"故此遂被定为董源手笔。但此图笔墨苍劲,景色茂密,云朵粉染绘,与董源之淡墨轻岚颇不相类,更近于12世纪后之山水画风貌,金代很多山水画承袭董、巨而有所变化,故拟此画为金代之作更为恰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