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纹图: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舞蹈纹图艺术特色:
陶盆用细泥红陶制成。上腹部弧形,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 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舞蹈者形象以单色平涂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组舞人绕盆一周形成圆圈,脚下的平行弦纹,像是荡漾的水波,小小陶盆宛如平静的池塘。欢乐的人群簇拥在池边载歌载舞,情绪欢快热烈,场面也很壮阔。一般认为舞蹈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在重大活动时群舞的热烈场面。
舞蹈纹图艺术导读:
舞蹈纹彩陶盆,1973年出土于青海竹大通县孙家寨的一座马家窑型墓葬,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陶盆主题纹样由三组相同的舞蹈场面组成,每组五人。他们排列整齐,手拉着手,面部一致偏向左方,头侧的发辫则全都摆叫右方,两腿略有弯曲,呈踏歌状,下体饰物一致甩向左侧。首尾两人外侧手臂绘为两道,表示动 作频繁之意。每组相邻之间, 绘以多至八条的下垂内向弧线,线与线之间绘制了一条条形似柳叶的图形。舞者脚下饰以水纹,盛满水则仿佛在水中起舞, 妙趣横生。虽然这些图案简略稚拙,人物纹样都只以曲直粗细的线条米表达,但对于形象及其动态都能抓住大体大要,表现出了舞蹈者的整齐节奏,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绘人物形态的作品。
陶盆图案突破了表现单个、静止的形象,表现了群体活动,不仅具右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有突出的艺术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