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李嵩《货郎图》赏析

货郎图

李嵩《货郎图》,设色绢本手卷,25.5cmx70.4cm,故宫博物院收藏。

李嵩(1166〜1243),宋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所作有精工鲜丽之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有白描淡色之风俗画,如《货郎图》;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画,如《西湖图》等,对古代绘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货郎图艺术特色:

整幅画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人物虽多,却都是围绕着老货郎展现出来的,且疏密有度,姿态各异,遥相呼应,气脉贯通。背景也简约生动,只在一角绘有老树,草坡的描画也仅作数笔,大片的留白起到了烘托人物的效果,可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画家对不同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十分细腻传神。如货郎的微笑中渗透着几丝忧虑,因为他既要招待顽皮的小顾客还得看着货物不受损坏。而在人物各种动作、手势中传达着儿童急切而快乐的心情以及妇人的舐犊之情。李嵩《货郎图》以白描手法作细腻精致的描绘,落笔凝重,收笔沉稳有力,疏密、精机均可游力有余地展开,设色淡雅向然。描國货扣上的物品时,用笔如丝,圆转柔滑,几乎达到与实物纹丝不差的程度。人物衣纹则将从前的“用描”转而为“用笔”,在转折顿挫中富有变化,体现下层百姓衣着粗布的质感。

 

货郎图艺术导读:

苏汉臣笔下的婴孩被刻画得精细入微,一个个穿着考究,粉扑扑的小脸珠圆玉润,一看即知是富家中人,李嵩笔下则往往带也更多的民间情趣,奋人说他是“李师最识农家趣”。

《货郎图》的背景,草坡新柳,无人工雕琢庭院之气,一看便知是某个村头小景,这些地方的集市不如城中方便集中,便时常会冇挑着小担的货郎米吆喝卖货,《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时期,这种挑担推车、走村串巷的货郎行当十分活跃,他们“装饰车盖担儿”,“以炫耀人耳目”,看这位师傅担上放的,身上背的,背后插的,就知道此非诳语。闲着的妇人小孩自然是最喜欢听到他们吆喝的人群,呼之即来,正如画面中呈现出来的一样。

货郎师傅的担子还没等放下,已经围上来好多人,看他腿边三个难缠的小男孩,一个侧着脸,不知是在肴着赶来的妈妈,还是看着谁,可手已经是抓住担子上的什么玩意儿不撒手了;背着观画者的小家伙还没穿裤子光着屁股呢,藕节样儿的小胖腿让人看了真想捏上一把,他可顾不了这么多,着急地一手伸向担子,一手只冲着货郎师傅摆啊摆,可能小嘴还在叫唤着只想引起他的注意吧,他又看中了什么呢?还有一个居然躲在了师傅的身后,小心冀翼地向这边张望,他倒没在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像足在躲着谁?其实,哪会货郎师傅一来,每个人都买东西呢?师傅来了,村里就像要过节,孩子们开了锅似的,买的不买的,都会跑过来,在忆起玩玩耍耍,打打闹闹,要不怎么说“人来疯”呢?货郎师傅被这三个小孩吵昏了头,不知道该先拿哪个再拿哪个,先应这个还是先招呼那个,一手抽出担子上的拨浪鼓,一手伸出手臂,回应着光屁股的小男孩,虽然一定很累,但他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倒不一定是在高兴兴隆的生意,和孩子在一起,总会被他们的天真与快乐所感染。担子一边,是母子两人,孩子挣脱母亲的怀抱,直冲担子扑将过去,步履还有着蹒跚,母亲又觉得好笑,又打些担心,用手护着,怕他摔倒。担子的另-边应该是村子的方向吧,孩子和大人都往货郎走了过来,更足热闹。已经快到的两个,一个冋头招呼着后来的人,一个已经跑得衣服掉了,肩膀露出来了也不知道,一个劲儿地往前冲,这个妈妈被孩子们逗得乐了,一脸笑容,脚步显得很近,女儿拉着她的右边的衣服,仰着头跟妈妈说什么,肩上还在吮指的小孩乂被身后另一个稍大的小孩用拨浪鼓逗着伸手去要,妈妈还得用力把他往回拉,怕他用力太大,一下子栽了下去,后而逗他的小孩一边摇,脚下还带着节奏,看样子是十分疼爰自己的小弟弟的。只有队伍最后一个稍大的女孩最足秀气,站着不走,看着大家的痴样儿,咬着手指在吃吃地笑;还冇两个纯粹捣蛋的顽皮鬼儿,一个没穿裤子,一个露着肚,你拽我,我拉你,两个人都很用劲儿的样子,玩得不亦乐乎,哪里是来买东西的呢?別说是小孩儿了,连村里的动物也跟着来起哄,形形色色,各式的大、小狗都跟着各自家的小主人赶了过来,画而中似乎除了小孩的吵闹,又加上了些犬吠,真是绘声绘色,一纸欢愉。

每个看这幅画的人都会被其中浓厚的生活情趣所打动,被它逗乐,虽然每个小孩面容的刻画没冇苏汉臣那么细腻入微,却更像我们随处呵见的顽童,更能引起观画者的共鸣。李嵩原来并不是画家,学的是木匠活儿,后来被绍兴画院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才开始跟他学画,代职于宋光宗、宁宗、现宗三朝围院,作为画家自然也是面面俱到,什么都能画,不过风俗画是他最擅长的一类,现实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少了些贵族或者文人气,这可能与他从小的经历有关系吧。虽然对于人物刻画李嵩没有苏汉臣那么精细,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则作中细节把握的功夫,只看货郎的担子与身上,品种繁多,杂而不乩,李嵩还有一张《花篮图》存世,画栀子、石榴、萱花等各种夏季花丼,也令人称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1209.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