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夏昶《白石苍筠图》轴赏析

白石苍筠图

竹子,作为高节坚贞人品的象征,一直深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千百年来,人们咏之以诗、记之以文、形之以画。画竹名家,代不乏人,而寄托的情感不同,表现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夏昶墨竹虽师法王绂,但他位至三品、极尽荣华,与王绂的怀才不遇、一生坎坷命运截然有别,二人笔下的墨竹,也是趣味迥异。夏昶写竹,要表现的是“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的君子之风,是士大夫居迪堂之高向往超然林下的志得意满的清高之气,与王绂的墨竹相比,已缺少了不挠不屈的坚韧,更多闲散淡逸的情致。此幅画坡石独立,风竹数竿,不以偃仰取势而以修直为主,潇洒婆娑、楚楚动人,符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

夏昶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得宠于明成祖,主要是因为书法和学问。他的书法取欧阳询的平正劲爽而摈其险绝刻厉,取虞世南的柔和遒媚时略其圆融丰艳,属于笔意安闲,结体勻稳的“台阁体”。时他画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融人了这种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运用书法写墨竹的理论古已有之,元代赵孟倾提出“写竹还与八法通”,柯九思也主张:“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而岌昶继承元人笔墨传统,全用楷书笔意写墨竹,丰富了前人以书入画的理论。此幅工整谨严、技巧纯熟,一枝一叶交待清楚几均用中锋写出,显得沉着劲挺,森然玉立,不同于一般的笔墨游戏。正如徐沁《明画录》所评:“烟姿雨色,偃直疏浓,各循矩度,盖行家也。”夏昶的墨竹虽然缺少元人起伏跌宕、老笔纷披的血性与真情,但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有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傅东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pic-1129.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