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佛罗伦萨古典油画大师技法

佛罗伦萨古典油画大师技法

 

详情介绍:

佛罗伦萨古典油画大师技法

 

文艺复兴初期佛罗伦萨画家的油幽作品风格各异。吉兰达约(1449一1494)善于吸收艺术精华加以综合利用,色彩颇具新鲜感,以艺术的完美享有盛誉。风格主义画家彭托莫(1495—1556)的油画以强烈的感性为特色。布隆及诺(1503—1572)的油画超乎人性的典雅与拘谨画风在地方画派中堪称一绝。

 

以画家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拉斐尔(1483—1520)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以人文主义为主导,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研究透视学、解剖学和光的明暗原理,讲究焦点透视和明暗效果,充分衣现三度空间。尼德兰的油画技法由尤斯•范•根特传到佛罗伦萨后,画家们借鉴和发展了在蛋胶粉画上进行透明画法的油画技法。达•芬奇主要以绘画明暗的5种色调表现物象的体积,并经常变换颜色的调法。他创造的薄雾法,对古典油画的发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油画《丽达和天鹅》便运用了这种技法。

 

达•芬奇十分注重对绘画技法的探索,油彩壁画《最后的晚餐》便是进行技法实验的作品。他的用左手从右向左,反写字母的笔记有7000多页,后人象破译密码一般研究他的笔记和作品,探讨其油画技法。

 

达•芬奇曾画过两幅《岩间圣母》这幅《岩间圣母》藏于伦敦美术馆,另一幅藏于巴黎罗浮宮。

 

通过有关专家研究藏于伦敦美术馆的《岩间爷母》的绘画技法,对他的技法介绍如下:首先在画板上覆盖一层石膏浆;然后直接在画板匕画人物的草图;然后,用含棕色色调的颜料分明暗画出主要形体的立体感。达•芬奇不仅用笔作画也用手指和手掌作画。他用一支精制的小笔非常精确细致地画细部。达•芬奇作画通常画一些素描稿,这幅素描花卉与《岩间圣母》上的花卉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从达•芬奇的油画《持花圣母》的局部看,涂过色的肌肤表层有明显的裂纹,这是由于在作画过程中对技法探索试验所致,画家在颜料混合物中加人了过多的油。X光片显示出达•芬奇在作画过程中对小耶稣的头的修改,画肌肤所用的铅白使X光透不过去,阻止了胶片的显示。圣母头部肌肤的画法与耶稣头部一致,较暗的阴影处,手指的痕迹清晰可见衣袍的重叠部分表明层次复杂。在最初灰色层上覆盖一层石青色,最后又上一层深蓝。从这幅画的作画方法可以看出,达•芬奇通常只用略带棕色的单色表现立体感。据分析,达•芬奇有意在最后用非常薄的胭脂红的光亮层来完成肌肤部分,胭脂红的色彩因为年久而褪去了原来的光彩。达•芬奇以蛋彩和油彩混合绘制的《蒙娜丽莎》,充分地运用他创造的“薄雰法和在蛋彩画上进行透明画法的油画技法,创造出崇高、纯洁、温柔、端庄的、优美动人的形象。

 

米开朗基罗对西斯庭教堂大型天顶壁画中的《创造亚当》和《利比亚女预言家》的绘画,首先用较淡的熟胶调制白垩制作壁画的画底,在白底上用比肤色稍深的单色和接近皮肤的颜色画出大概的轮廓和较深人的素描,用深棕和褐绿的蛋胶粉色涂画背景屮衬应主体的部分。然后以蛋胶粉色初步地将画从整体h大概画完,并在此基础上以调油颜色的透明画法将画深入完成。

 

拉斐尔的油彩壁画《雅典学院》,采用透明画法和以红、黄、蓝相互衬托的手法:他的油画《圣母的婚礼》,画面构图、人物姿态、明暗色调的安排、对色彩的铺设,全面突出对主要人物的表现。他吸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技法,以典型概括和综合性油画技法创造出柔和、圆润的独特风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course-411.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