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葡萄国画法(二)

葡萄国画法(二)

 

详情介绍:

葡萄国画法及其范例作品解析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夏秋季结实,品种丰富。其果实颗粒有大有小,有圆有长:颜色有绿有紫,有的发红,有的偏青紫色,也有的半绿半紫。作画应力求表现出其水分饱满、晶莹剔透之质感。无论是色彩葡萄还是墨葡萄,在设色时都要追求渐变,整串果实的外形要参差不齐。果实有果柄和脐,相对长在内外两侧。葡萄叶是掌状五裂。藤枝有粗有细,坚韧而有弹性。画时要穿插自然,运笔中锋、侧锋相结合,注意走势。

葡萄国画法作品范例01

完成一幅作品往往不是先把叶子画完再画葡萄,最后用藤一串。上面这幅作品要强调的是层次和色彩的变化。先画右上南几片墨叶,再画中间的一串紫色的葡萄。这串果实是主要的,色彩较浓重,它左边和右边的两串应该虛而淡,色彩紫中含绿。

画完这三串果实后,再画左下边的三片叶子,墨色比第一组稍淡,然后整体画藤、勾叶筋。再根据构图需要补画最下面的两串果实和最上面的一串果实,色彩要淡而润。

为增添情趣,可在左上趣空白处画两只呼应的麻雀,最后题款、盖章。

《晨风含露》葡萄国画作品
晨风含露

艺术有一个规律,太似往往“媚俗”。用颜色画葡萄容易追求表面的漂亮而失去更深一层的笔S情趣。用纯墨画葡萄不但可以刻画其质感,还有高雅绝俗的书卷之气。当然难度也更大。如果做不到"墨分五色”,就会一塌糊涂。以墨造型能画出物象的透亮劲就更难了。用尽量少的色彩画出尽量丰富的层次,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力。在这一点上中国画与古典诗词、古典音乐等传统艺术都是相通的。

《晨风含露》这幅画是四尺整幅作品。这幅画先画叶子,用大提斗笔侧绛点有浓有淡,有虚有实。水分要大,墨色要有变化。注意叶子的组合关系。藤有粗细之分,穿插要自然,注意气势走向。墨色总体上要比叶子淡,也要有虚实变ft,最后画杲实。果实前实后虚,前浓后淡。补景要视空白而定,这幅画空白较小,补几只蜜蜂可以增加情趣和动感。題款也视“候款处”的大小而定,如果候款处的面积小,就以“穷款”为好。

葡萄国画法作品范例02

这幅作品也是先画叶再勾藤。叶分两组,主体部分的位置明显,墨色浓重,次要部分的叶子墨色稍淡。画果实也要注意这种变化。

画藤时要讲究力度,要见笔,要柔中带刚,画出藤的坚韧感觉。画完果实用几笔藤须把气引下来,

主体部分完成后,再用淡墨画远处极虚的叶子和果实,以增加层次(可以不勾筋)。在老干转折处添一只麻雀可以起到增添情趣的作用,使画面活起来。右上角题完字后感觉左下角空白较大,若一方压_章份量不够,可再加一方。

葡萄国画法作品范例03

沾满露水或雨水的葡萄叶子湿润且有反光,显得比较明亮,而葡萄果实却更显凝重晶莹,沉甸甸地桂在枝条上,给人以秋雨滋润的感觉。这两幅作品都是先以大提斗笔调淡墨(笔尖、笔肚、笔根要有变化)画叶子,要分组,要有疏密、前后的层次变化。然后以中等墨色画藤,藤要见笔,以书入画,既要有一种自由穿插的灵动感,又要有内敛紧收之力。藤如骨架,若骨架不舒展,则气势无从通贯,不内聚便无支撑果实之力。

画果实要追求墨色的渐变和外轮廓的参差变化。最后补充的远崇墨色一定要虚淡,令其相辅相成,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让人感到堵塞。

《雨霁》葡萄国画作品
《雨霁》

葡萄这个题材可以画成小品,也可以画成巨制,但有一个基本规律必须明了——花鸟画造型要以实物的原大为准,可以略微强烈一些,但最好不缩小,否则会显得小气、拘谨。

小品以局部表现为主(如《雨霁》)。无论大画、小画都要注重气势。让小画不小,以小见大;大画不凌乱,以疏朗开阔夺人。

初学者在临习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拿小纸按大画的构图去练习,如果把物象缩得太小,画得再细致也不会有艺术的感染力和视觉的冲击力。

国画葡萄画法作品范例,写意葡萄画

利用光影对物象进行立体塑造,表现其立体感和质感,并不是西方美术的专利。但笔情墨韵和墨色变化却是西方画家理解不了,更难于掌握的。就连曰本、韩国及东南亚的画家也仅知墨分五色但难品中国画的笔情墨韵。

把笔酣墨畅的大写意画法和深入刻画的小写意画法结合在一起,把西方素描表现立体感的方法和中国写意画的以书入画淋漓潇洒的笔墨风范和谐地揉合在一起,既讲笔墨又讲质感,突出葡萄果实的晶莹之美及墨叶藤条的老辣苍劲之美,表现雨后藤叶含水之反光和果实沾雨后的沉重之感,虛实相比、主题突出、层次丰富,把审美趣味与笔墨技法相结合是写意花鸟画创新的一种探讨。

创新贵在意识,提高贵在追求。永远不要以常规作画,渐悟渐进不断追求方显智慧。

画写意葡萄要把果实作为第一主題,叶子是陪衬,藤条是骨架。果实既要强调质感又要脱掉俗气,追求神韵的真实而不是“逼真”。叶子可多可少,以少为好。叶子可增加墨气,但过多会喧宾夺主。写意画特别讲究要“强其骨”。藤条有贯气的作用,线条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以书入画,体现力度和变化。因此从整体上看,要画好墨葡萄既要见笔,又要见墨,还要见水,缺一不可。

在画深秋的葡萄时,可以不画叶子或少画叶子,让沉甸甸的果实缀住画面,让跑马似的野藤灵动起来,一动一静使画面稳定而活跃。上面是一幅大画,先以藤定势,画藤要预留果实的位置,藤果兼画,最后再适当补一些虚叶子和远处的果实,增加层次使画面不至于单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course-3360.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