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
孙龙黄菊图作品技法解析
画家介绍:孙龙(或写作孙隆,15世纪),江苏省常州人。字从吉,或廷振。号都痴。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曾任翰林待诏。
擅长以徐崇嗣、赵昌的没骨法创作花鸟草虫的彩色画,也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山水、梅画作品。
作品的技法要点
画家以敏锐而有力的笔触描绘出菊花,并在花朵周围配置了墨色深厚而饱满的菊叶。花与叶均形状饱满,犹如眼前的实物一样栩栩如生。
完成主要花朵和菊叶后,加上花蕾,描绘菊茎。从上向下,并向右侧弯曲。富有曲折感的菊茎形状为画面带来了力量感。
印章为“孙尼图画”
(本作品原为以较淡彩色涂绘花朵的水墨画,在此,该部分以淡墨表示。)
画花
①在不含水的画笔上蘸浓墨,用稍快的线描出花瓣。这样就可以在绢本上表现出强劲的笔触。
②满开的花有三朵,初开的花为一朵。满开的花朵h:下大小基本相同,中间的花稍小。满开的花朵是整个画面的重心。
③整朵花呈椭阀形,花瓣分为三层。越是靠近花心,花瓣则越细,外层的花瓣则粗而长。
④花瓣中央有筋,因此要加入细细的一笔。
画花蕾
花蕾以一笔完成。起笔部分稍稍顿笔,收笔部分锐利地抬笔。在花蕾的画法中,这种描绘方法显得比较特殊,但描绘出来的形状颇有妙趣。
染花瓣
①以非常薄的淡墨(或胭脂)染花瓣和花蕾。靠近花心的部分稍浓,而越是靠近外侧的部分则越淡。
②不必只染花瓣内侧。相反,染色稍微扩大到外部反而更能表现出韵味。
画叶
①菊叶带有弧度,聚集在一起。在花朵周围点缀上墨色深厚的菊叶,使幽而更加华美。
②对干菊叶左心的伸展程度和大小合要特别注意。
③叶脉的线描粗而刚直,与带有弧度的菊叶形成对比。
画茎
①笔蘸浓墨,穿过菊叶之间,一气呵成向下画出菊茎。中途墨汁将尽,但无需停笔,转笔并重复顿笔的动作,继续向右侧运笔。
②意中似乎仍有不足,以淡墨在末尾部分补笔,收笔部分则说利地扫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course-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