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
李方膺墨菊图技法解析
画家介绍:李方膺(1695-1754?年),江苏省南通人。字虬仲,号晴江、秋池、借园主人等。画以“四君子”、松、山水等见长。在山东、安徽为官后,住在金陵(南京),以在扬州卖画为生。
李方膺不为既有的常识所束缚,以非同寻常的构图和刚毅十足的强健笔力而著称。加上有人说他为人“傲岸不羁”,人们便将其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墨菊图作品的技法要点
构图上柔软地分为上下两部分的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整幅作品中,凉爽的秋日犹如就在眼前一样。作品的构图极为朴素,但作者若无其事的笔致中,准确地捕捉到栩栩如生的花朵姿态,墨色的鲜艳对比渲染出妙不可言的韵味。作品体现出作者练达而精湛的技艺。
同图册另一册记载到:“丙寅冬日写于金陵”。丙寅即乾隆十一年(1746年),说明这是李;J膺接近晚年时期的作品。
墨菊-花的画法
①花瓣使用淡墨,基本上以两笔线描(双勾)出轮廓。以流畅的行笔(送笔)深化當有动感的墨趣。
②行笔方向应顺从笔的自然走向。例如,画正面花时,第一瓣、第二瓣、第六瓣自上而下描绘,而第七瓣和第八瓣则从心向左描绘。收笔部分要回笔,以增添书法的韵味。
③花瓣的大小基本一样,但如果都是两笔画出一个花瓣,则缺少变化,有损笔趣。因此,第三瓣、第五瓣以一笔画出一个花瓣,表现出花瓣的微妙变化。此外,在它们旁边再加上一笔,表现出自然的重叠感。
④以两笔画出一个花瓣的时候,如第四瓣,也可以不将笔线连接在一起,只是暗示出笔意。
⑤完成上层花瓣的布局后,画背后的花瓣。山于这些花瓣原本就隐藏在后面,因此,只是稍稍画出一点也无妨。
⑥行笔要流畅、自然。例如,第十三个花瓣中,顺从画笔的走势,一笔画出两个花瓣。
⑦正面的花朵基本为阀形。但如果足写意画,意到即可,不必勉强画出规整的圆形。该作品中花朵也略呈椭则状,以此表示出圆形图像。
⑧侧向花朵的笔法与正面花朵的笔法完全相同,但均为较平的椭圆形状。
墨菊-茎的画法
①花朵大体画完之后,画茎和叶。花与茎和叶的关系是:有花的茎;有茎的叶。因此,花的形态决定了落和叶的动态和方向。
②茎要以从上向下、从左向右的自然笔势描绘。
③用笔为稍微倾斜的中锋。墨色与花朵一样,同为淡墨。在一些位置顿笔,画出革:的节,片以起伏表现出茎的粗细变化。
④第四笔留下似乎中断的轨迹,并与第一笔断开,但笔怠已到。这样,只要笔总相连,即使形成空白,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二者相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course-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