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碧桃图》临摹示范步骤:
南宋无款《碧桃图》,绢本设色,尺幅:24.8x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红白两枝桃花,花虽然不多,但茂盛的花朵和嫩绿的枝叶,已经传达了生机勃发的春天的信息。这张画面看似工整,却没有将严格的外形画僵,实属不易。花朵的外形复杂,画家在层层渲染上能够把握不同的侧重点,将不同位置和姿态的桃花画的多样丰富又井然有序,特别是白粉部分,如此程度的白粉很有可能将画面画死,但画家却在每一层的用粉上都采用了不同的轻重关系,使得画面既有装饰效果又复耐看。画面设色淡雅,画面虽小,意趣无穷,是南宋与生妙品。
步骤一:勾白描底稿(图69)
可以用绢勾画底稿,但是绢打湿后容易皱,最好把绢绷在木框上,四周涂上薄浆糊,干透即可绘制线稿。由于绢比纸的透光性要好的多,因此绢下的物象可以看得很清楚。
此幅图勾线需注意分开花、叶、杆,用不同的线条来勾勒。杆使用实起实收线条,用较浓的墨线勾勒。叶使用实起空收线条勾勒,用中等浓度墨色。花用极淡的墨色,实起实收勾线,因花的颜色是白色,而且画完后要复勾墨线,因此勾稿时不能勾重。
步骤二:上底色(图70)
用藤黄、花青、曙红等色调出偏暖色的底色,用大底纹笔平刷在画面上,求得画面色调统一。此处要注意:底纹笔不能在纸或绢上来回涂抹,否则会把纸张刷毛。刷完后画面上不能残留大块水迹,干后会形成痕迹,达不到平涂的效果。另外,因为花的部分较白,应在底色还没有干透前用干净的毛笔将覆盖在花上的颜色吸走,这样在上白粉时才不会显得花很脏。同时,原图底色的颜色不能一次用重色调好上完,会显得没有层次,应该用中等浓度颜色分几次上完,如果纸出现漏矾的情况,还要在上完底色后加一遍胶矾水固定颜色。如果用仿古绢来绘制画面则可以跳过平涂底色的过程。
底色大致染好后,可以用植物色分层渲染画面的花叶和枝干部分。先用赭墨平涂杆,然后在局部用稍重的颜色分染出杆的层次。叶子用花青和藤黄调出绿色,若感觉太亮可以加入底色或者墨,调成暗绿色后,加水调淡,先平涂叶面,注意正反叶面要分两种深浅的绿色平涂,反面应浅一些。平涂过后再从叶根部往尖部分染,白色的桃花从根部往瓣尖分染汁绿色,红色桃花分染淡曙红。要注意每一遍平涂和渲染干透后,才能画第二遍。这个过程估计要反复操作3-4次,要达到国画渲染层次分明又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必须耐心反复涂画,直到出现满意的效果为止,这一过程较为复杂,但却是整个画面成功的关键之一,需要认真对待,欲速则不达。
步骤三:上粉色(图71)
用不同程度的白粉先罩染桃花,需注意用中等浓度的白粉,切勿用浓白粉,想一次达到白色花的效果,这样极易将花朵画僵。待粉色干透后,在上过粉色的地方涂一遍胶矾水,固定住粉色,否则在粉色上的任何画法都会将粉色搅起形成痕迹。然后分染花朵,中等浓度白色从瓣尖往瓣心多次分染,达到厚重又层次分明的效果。再用石绿调淡在叶片分厚薄平涂和渲染。反面叶片石绿要厚一些、浓一些,因为颜色较浅。正面叶片估计平涂一遍石绿就可以了,然后从叶尖往叶根部分染淡石绿,只要看到粉绿的效果就可以停下来了,切记叶子的开粉浓度不能超过花朵。
步骤四:整理画面关系(图72)
用浓藤黄点花蕊,用中等浓度墨线调入底色,勒出花朵的外边缘线和叶脉。选用和底色相近的色彩沿花朵边缘渲染底色,这种绘制方法称为衬染,目的是突出花卉。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花朵的边线染死,否则花朵会像平面布贴一般贴在画面上,失去虚实感和绘画味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course-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