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山水画中的树法特征
九十多年蒙古统治使原有文人士夫之崇高地位沦为最为底层的“八娼九儒十丐”。在这样一种政治地位中,元初赵孟頫一反南宋画坛的萎靡、刻画的工匠之气,一扫马夏画风,高唱“复古”、“古意”:即对晋康五代北宋冉一次缅怀,又对其绘画再一次本质传承。同时积极传承苏轼一路的“士夫文人画”,提倡“画贵有士夫气”。而在具体的笔墨追求上直接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等等画说,深刻地影响了元一代绘画导向。
纸本替代绢本的材质变化使得元人水墨山水技法多皴擦、少渲染,而所处的地理特征使他们的绘画风格多偏向于董巨画风。
1.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后人,顶着乡里骂名,出任元朝官吏,晚年 “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山水风格融唐、宋山水精华,自出一格,开元人山水整体特征 之先河。就树法而言,融李郭派树法特征而上追唐人风格。2.黄公望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二个高峰,而元四家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元四家分別为王蒙、黄公望、倪瓒、吴镇四人,内心的压抑、生不逢时的遭遇使他们更注重“逸笔草亭,写胸中逸气尔”。文人画始于王维,后由苏轼、米芾等人加以文人画理论的相辅,但真正文人画的成就来自于元四家等人的杰出贡献。
黄公望是“元季四大家”之首,早期的树法取自于李郭派(可参见其早期作品《快雪时晴图》),之后的黄公望面对自然环境、心重丘壑的不断体悟,从而创就、提炼出近以董巨风格的内心世界。其树根沿用没根法,体现其上追董巨“一片江南”之精神审美树木笔墨与造型深受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之影响,创就的物态形象更为脱略,树身线条跌宕起伏,变化莫测,书写性极强。此点在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中表现明在这幅图中,黄公望所画树枝已将李郭派蟹爪、鹿角进行了符号化了的升华,远山的树叶表现得尤为脱略,只是横向墨点的随意点染。
3.吴镇
吴镇所画之树比较圆润,多用中锋,画血呈现出一片水墨淋漓之感。
4.倪瓒
相比之下,倪云林的树法凸显出简洁、飘逸灵动之感。多用祜笔、造型凝练简约之中暗藏着半富多变的姿态造型,惜墨如金,为元人山水简约极致的代表,被董其呂及其后人尊为“倪高士”。
5.王蒙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元四家中的王蒙,在王蒙的画中,树木被布局得非常紧密,中就一棵树的树叶法而言,王蒙会用双勾、墨叶、兼带枯枝鹿角的变幻笔墨集于一画之中,如《具区林屋图》等等。王蒙画的特点还在于遒劲的笔力,黄宾虹称其为“金刚杵”,在每一张王蒙画作的树身上能明显地感受到其骨力强劲,且王蒙多使用复勾线,这使得王蒙的树木更显功力与个性特征;而倪画中的树叶不用双勾,倪石林的树叶较其树身偏用侧峰而言,多做卧笔中锋的介叶,并随意点出,且用墨清淡而丰富不减,笔墨及造型难度极高。倪画是极其纯粹的内心写照,他性格清冷、孤寂忧郁,所现之境总是给人以:总非人间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