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中国绘画的时代特点

中国绘画的时代特点

 

1.春秋时就应用于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成熟的艺术形式,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以及周公抱着幼年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

 

2.战国时期的壁画内容丰富

到了战国时期,大型建筑物也普遍采用壁画作为装饰。楚国的先王庙宇及祠堂里,就绘有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屈原的不朽诗篇《天问》就是在他被流放期间,见到楚国的这些壁画有感而作的,可惜这些壁画因为建筑物的毁灭都早已不存在了,只能从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楚墓帛画中想象到那些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的精美。

战国以后,中国古代绘画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大体说来,唐代以前,以帛画和壁画,尤其是壁画为主要形式;卷轴画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唐代以前并不占主要地位。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卷轴画一统天下,原来极盛的壁画则日益衰落。

 

3.元明清时期的卷轴画为主流

中国古代的绘画以人物、山水、花鸟画为主。其中,人物画成熟最早,而且在五代以前,人物画占统治地位。山水、花鸟画的独立与成熟较晚,在宋元两代达到了高峰,并逐渐成为此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人物画则相对地衰落了。

 

4.表现技法

五代以前工笔重彩为主,宋代是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并行,元代水墨写意流行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五代以前以工笔重彩为主,宋代是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并行发展的时期,至元代,水墨写意更为流行,明、清时期则更盛。

 

5.创作主体不同

魏晋以前民间画工为主,魏晋时士大夫画家出现,明、清“文人画”成为主流

 

从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者来看,在魏晋以前民间画工是绘画创作的主体,魏晋时士大夫画家开始登上画坛,但民间画与文人画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至唐代,士大夫画家的数量日益增长,成为画坛的主要力量,他们较少参与壁画制作,主要从事各种题材的卷轴画创作。五代、两宋由于建立了宫廷画院,文人画家与民间艺人的界限更加分明。到元代终于出现了士大夫画家主宰画坛的局面。明、清时期,“文人画”更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813.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