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素描素描的绘画方法

素描素描的绘画方法

 

1.设计速写

设计速写作为设计素描的基础非常重要,相对于素描而言,速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单、概括的手绘语言抓住物体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速写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要在深入观察分析物体结构和明暗的基础上,再开始绘画,这样的作品才能是符合要求的。速写大体可以分为写生速写和创作速写两大类。写生速写通过快速观察生活中现有的物体,将其表现出来。而创作速写是为设计作品、绘画构思等服务的,主观性比较强,它是将设计想法、搜集的素材等快速绘制出来,并捕捉住稍纵即逝的设计灵感。设计速写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整体构图和表现能力,对于设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速写可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动物、风景、产品、室内效果草图都可以用设计速写来表达。图2-3所示为学生的速写作品,京戏服装和荷花的设计速写作品。

京戏服装和荷花的设计速写作品
图2-3

设计速写的表现工具有铅笔、钢笔、水笔、炭铅笔等,其中铅笔绘制比较常见,因其易于修改,适合初学者描绘产品外形、结构和细节。也可将铅笔绘制的图形作为草图,在绘制正稿时可将铅笔线蹭浅,再用钢笔、水笔、美工笔等绘制,这样绘制的图形更加准确。

设计速写的开始阶段可以先进行有关植物、动物、景物、人造物等的写生练习,之后再临慕一些设计师的产品设计速写图,学习一下设计师是如何将主观想象应用于产品之中的,其应用的方法与技巧都是值得借鉴的。植物、动物、景物、人造物等的速写,可以帮助设计者提高物体造型、结构、质感、构图、韵律等方面的表现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通过直觉快速抓住物体的特点。人造物一般是经过人们精心设计和雕琢的,对其进行写生速写,实际上就是在画设计速写。在绘制时,可先用线把物体整体外形、结构绘制出来,然后再刻画物体局部,逐渐深入。设计素描能力的提高和设计速写的训练密不可分,通过大量的设计速写练习可以不断提高物体造型能力。

设计速写和设计专业紧密相关,在设计一个产品时,可用设计速写绘制出产品的构想图,并将产品的多种设计方案运用设计速写快速表达出来,并通过分析和比较,使产品造型、结构、功能等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找出最能够打动消费者、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可将不同品牌产品的特点以设计速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突出产品的特点,表现和其他品牌比较的优势和劣势,而且由于设计速写的快捷性,还能对于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在设计讨论的过程中,运用设计速写也便于反复修改并逐步完善产品,以期一件完美的产品诞生。设计速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产品特征,绘制出产品草图,这将有利于设计师以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与客户沟通,可以大大提高设计中标的成功率,可见设计速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2.素描立体感的表现

物体在光的作用下,展现出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物体因为受光照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明暗效果,只有把握好物体的明暗规律,才能塑造出物体的立体感。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光、吸光的特点不同,质地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光就较强,质地粗糙的物体反光就较弱。素描属于单色画,画面的色彩表现主要是黑色、白色以及黑与白之间调和出来的深浅不一、丰富的灰色调。黑、白两色比较好绘制,而不同明度的灰色调表现也是衡量画面层次感的关键因素。绘画者不要将看到的物体光影全都表现出来,要进行归纳,可以主观的增删_面中的调子,使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从整体上看起来比较适度,从而增强画面的艺术美感和视觉冲击力。应该画深的灰色调如果绘制得过浅会使画面过轻,画面对比过强,画面色彩会不协调。应该画浅的灰色调如果画得过深的话,画面对比弱,画面过灰,会造成画面立体感的减弱。

素描立体感可以通过物体的结构和明暗进行塑造,物体立体感的塑造可以通过结构来表现,也可以通过明暗来表达。素描立体感的表现离不开明暗,而明暗的表现是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的。离光源近的物体光感强,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给人的立体感觉也较强。而离光源远的物体,立体感较弱。通过结构来表现物体立体感可以通过线的深浅、粗细变化来实现。通过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可以通过调子的黑、白、灰层层深入变化来塑造。也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根据物体的造型和设计想法来合理安排画面的表现方式。物体的本身结构不会受明暗的影响,明暗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光源的强度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强光源照射在物体上,明暗的反差会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物体的结构线。反之,如果是弱光源照射在物体上,物体的结构线会清晰,而物体的整体明暗色调又会较灰。在绘制物体时,注意物体外形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很重要,尤其是以线来表现的素描作品尤为重要。

正确的线条排列,设计素描
图2-4
线条排列的调子表现,设计素描
图2-5

光与影的存在会使人们深刻感受到物体的体积感,通过光影在画面上形成明暗关系,物体立体感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明暗关系塑造来实现。而形成明暗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线条排列,正确的排线方法为用笔的轻重、线条的排列密度均匀,如图2-4所示。如果想加深_面调子层次需要绘_者一遍遍反复叠加排列线条,在画面上形成网状的面,直到达到想要表现的程度为止,如图2-5所示。同时要注意线条排列时不要一次性_得过深,这样无法表现出I画面上的层次感,如图2-6所示。也不要在國面上出现井字线,这样会使画面显得过于呆板,如图2-7所示。线是在纸面上一层层地排列出来的,切记不是用笔在画纸上涂出来的。如图2-8所示为用铅笔在画纸上涂出的调子,显得十分“腻”。排线时还应注意在线的两头都不要出现“勾”,初学者排线时有时会在不经意间随手就排出带勾的线条,如图2-9所示。排线是绘画的重中之重,初学者应反复练习。

线条过重、井字线
涂出的调子,线条两头带沟

明暗关系的形成是由于光线照射形成的,而经过光线照射的物体会形成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和背光面,如图2-10所示。受光面是光源的直射部分,也就是亮面,色调最浅,也称为画面中的白。侧光面是物体侧受光的面,也就是过渡的面,色调介于亮面与暗面之间,也称为画面中的灰。背光面也就是暗面,色调最深,因而在画面中起到稳定画面色彩的作用,也称为画面中的黑。在绘制过程中绘画者可根据画面需要主观地调整明暗调子,不需要和物体的调子完全一样。素描中的调子是指为表现物体而用线条排列成的黑、白、灰深浅不同的面。在素描绘画练习中,对于色彩的把握关键就是要处理好画面中黑、白、灰的关系,应该黑的暗面色彩就要重下去,应该白的亮面就要将色彩画得浅一些,这样画面的立体感就比较容易把握,再把画面的灰色过渡柔和,就会形成一幅色调处理比较好的作品。如果暗面色彩不够深,亮面色彩又不够浅的话,画面中的色调就会浑浊,整体模糊成一片,这是不可取的。另外,由于亮面受光的照射使绘画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物体的细节,在绘画时可以刻画得较为深入。而暗面由于受光较少,看起来就不如亮面清楚,在绘画时可将暗部的物体细节进行虚化处理,这样使亮面和暗面形成很好的对比处理,画面主次更加分明,整体感更强。

在了解“三大面”的基础上,如果想将物体塑造得非常深人,还应理解“五调子”。所谓“五调子”指的就是亮调子(包括高光)、中间色调、明暗交接线、暗调子(包括反光)、投影,如图2-11所示。亮调子(包括高光)处于受光面,中间色调处于侧光面,明暗交接线、暗调子(包括反光)、投影处于背光面。亮调子包括高光,它是指亮调子中最亮的点,常出现在质感光滑的物体上。暗调子中包括反光,它是物体背光面受到了周围物体的漫反射,投影是光源照射物体所产生的阴影。无论物体的造型是简单还是复杂,质感是光滑还是粗糙,色彩是深还是浅,只要处于光源照射下,并且无论光源的距离远近,都离不开“五调子”这一基本的绘画原理,而且五调子会按照如图2-11所示的顺序依次排列。在运用五调子绘画时,要注意明暗交接线最深,因为受到光源和环境色的影响都较小。暗面较之明暗交接线稍浅,因为受到环境色的影响更多一些。而投影的深浅受到光源强度、光源距离、物体色彩、衬布色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呈现出离物体暗面边缘近的地方色调深一些,随着离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远,色调逐渐减弱。投影的末端没有非常清晰的边缘,一般都比较模糊,与背景、衬布融合在一起。另外,还要注意处理好高光和反光。首先,处于亮面的高光会更加突出物体的体积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表面比较光滑的静物上,例如色彩较深的瓷器。高光可用硬橡皮擦出,需注意其面积虽小,但位置要非常准确,差之毫厘物体的立体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高光也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例如在塑造透明的玻璃容器时。其次,反光由于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较大,看起来比较亮,但是要记住反光是处于暗部的,其亮度不会和高光亮部的色调一样。因此,在绘制反光时,可用素描橡皮擦出,把握其色彩不要跳出暗部,要融合于暗面的色彩之中。

物体三大面,五调子

绘画者可以加强或减弱色调对比,在画面中大胆运用归纳的手法,用大面积黑与白的对比,可以不受任何绘画法则的束缚,自由的运用明暗关系来处理画面,给人们带来较强的色彩刺激。在画面的布局中,注重黑与白的色彩面积、位置等处理,使画面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和形式美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791.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