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中唐周昉的仕女画鉴赏与收藏

中唐周昉的仕女画鉴赏与收藏:

 

周昉、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任越州剌史,官至宣州长史。《历代名画记》说他擅画贵族仕女,“初效张萱画,后则少异。”用笔秀润匀细,衣裳劲简,敷色柔丽。形态以丰厚为体,然情绪寂寞迷惘,茫然若失,鲜明揭示了中唐时期贵族妇女的心态,与张萱有显著不同。传为他的存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簪花仕女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内容绘贵族妇女在庭院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等生活情节。无款,本幅有南宋“绍兴”、“悦生”,明“蕪林”和清内府等鉴藏印。对这幅画的时代、作者、画风等问题,曾引起热烈讨论,谢稚柳先生的《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商榷》、杨仁恺先生的“对‘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商榷’意见”、徐邦达先生的“周昉《仕女图卷》”、徐书城先生的“《簪花仕女图》的断代问题”、孙机先生的“《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的作品吗?”等文章,均坦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未取得一致意见,却使这幅名画的鉴定研究不断引向深人。

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意见:

1.此图系五代南唐时作品:一是画中妇女“云尖巧额”的高髻样式,唐时尚无,五代时才出现。二是发上“钗式”,唐代都是一枚叶片,所悬垂饰亦一钗一组,而图中一钗出现两枚叶片,大花钗还悬有重重叠叠多组垂饰,这是至南庸才有的钗式。三是妇女着纱衣而又盛开辛夷花,这是江南特有的风光物候,作为北方画家的周昉不可能画此景象,此图当出自南唐画家之手。

2.此图作于稍晚于周昉的唐中期:为其传派创作,非摹本。主要从画风上看,画法与其他唐画差不多,笔法工细中带拙朴,绢色质地气息也较古,决非宋以后诸物。至于妇女装饰服式,确与其他唐画不太一样,但只是不同时期不同习尚的反映,如髙髻中唐以后已经流行。

3.此图为周昉原作:约画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904年)。图中的妇女服装只在贞元二十年内短暂流行,故未在敦煌壁画和其他唐画中出现。妇女高髻早在汉代已经出现,非南唐所创,簪花也见于三国壁画。至于纤裳与辛夷花并现,确属南方物候,但周昉曾做过南方的宣州长史,有可能画此景象。

4.此图是唐以后人的临摹本:主要从人物装饰方面作出判断。

 

挥扇仕女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容描绘宫廷妇女日常生活,人物体态丰腴,衣饰华丽,但神情懒散无聊,具中唐宫女真实心态。本幅无款印,《清河书画舫》定为周昉作,《石渠宝笈续编》定为庸人画。从画风分析,线条方劲古拙,衣纹作“琴弦描”,敷彩多用朱紫两色,比较淡柔,近周昉风格,但水平不甚高,故当属唐画,不一定出自周昉之手。

 

调琴啜茗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图绘宫娥三人在调琴、持茗和坐歇。无款,后纸宋•徐宪、米友仁两跋及元“皇姐图书”印,均伪。徐邦达先生认为人物丰硕,近周昉传派,但笔法薄劣,当为明代仿临本。也有认为是唐人作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782.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