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溪山清远图》之树法

《溪山清远图》之树法

 

陈启伟

夏圭画树变化多端。据记载,他画树叶或夹笔,或点笔、夹笔兼用,看似随意,但自然生动,层次分明。

 

陈佩秋

关于画树,《山水十二景》中的树枝是一笔到位,线条挺拔,造型准确。特别是画树的根部,遒劲有力,突兀出地面的树根有力地扎入泥土,那种力度是有功力画家的专利(图11)。其实,树干深入土地,越到根部,笔形越粗壮有力,且根部是收紧的,这样才符合树的生长规律。之所以这样画,是因为树的分枝要入土,形成有力伸入土地的形状。

 

《山水十二景》中树的画法

图11 《山水十二景》中树的画法。

 

然而《溪山清远图》的树,画家没有写生功力,也没有掌握这个规律,因此大多数的树是不画树根的,或有一两棵树画了树根,也不符客观形体。《溪山清远图》中树之造型,一般不画遒劲的根部,大多是短根的树干,即使画了也是交代不清,缺乏应物象形的写生基础。点叶也是如此,与《山水十二景》比较,不是同一人风格(图12)。从图12中右下可以看出,代表叶片的点子东三点西二点,乱糟糟都不长在枝上,这种技法岂是代表作家所画?左侧坡面勾线也是断续,不是一笔连贯的技法。

 

《溪山清远图》中树的画法

图12 《溪山清远图》中树的画法。

 

另外,《溪山清远图》上的松针、松叶也不似南宋人风格和笔法,远山上的树琐碎凌乱,没有规律。夏圭远山的树木,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这才符合塑造烟村、烟堤之景,是名副其实的夏圭风格,却与《溪山清远图》的树大不相同。

 

陈启伟

古人所谓“惜墨如金”,就是指不能在无关紧要处浪费笔墨,笔墨的滥用,有时还会破坏画面,所以画前一定要分析清楚山石树木的结构。哪里用重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枯笔,哪里用湿笔,哪里用长线,哪里用短线,事先都要分析透彻,了然于胸,才能下笔有神。但是我们发现,在《溪山清远图》收尾处那庭院中的树丛,线条凌乱不堪,又何谈造型和惜墨(图13)。

 

《溪山清远图》左下院内大树线条凌乱不堪

图13 《溪山清远图》左下院内大树线条凌乱不堪。

 

陈佩秋

图13中中下部位坡的轮廓线皆画不准,断续而不能表现其形体,右下角的石块皴笔琐碎,方向混乱;左下的树干树枝的勾线转角处皆脱开,它的用笔都不准确,与夏圭技法差的很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777.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