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隋唐绘画概况

隋唐绘画概况:

 

由隋及唐,我国绘画艺术逐渐步入繁荣昌盛阶段。隋代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作用,至唐遂形成一代新风。人物画取得辉煌成就,山水、花鸟画也相继成熟。画坛涌现出众多名家,各领风骚。有唐三百年内,还呈现出早、中、晚的变化。

 

隋代绘画总的时代风格是“细密精致而臻丽”。人物画对形与神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山水画已脱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幼稚状态,比例趋于合度,较好表现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真实空间感。著名画家有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现惟展氏有《游春图》存世。

 

唐代人物画最为兴隆。所取题材广泛,计有道释、肖像、仕女、历史故事、贵族生活等。各时期均有名家涌现,并形成不同的阶段特色和迥异的个人风格。初唐阎立本发扬中原作风,尉迟乙僧则代表边陲作风。盛唐吴道子在宗教画中创“吴家样”,张萱在仕女画中立“张家样”。中晚唐周昉承张萱又另建“周家样”。擅长人物的名家还有梁令瓒、陈闳、李真、孙位等人。上述画家都有传作或摹本存世,个别作品还属真迹。

 

唐代山水画已出现青绿和水墨不同体格。初唐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在勾勒中已用简单皴法,界画也出现了“仰画飞檐”之法。盛唐时,李昭道承父风,使青绿山水更显工致精丽,吴道子的山水则趋粗放简赅;王维、张琛善画破墨山水。至中晚唐,水墨山水获重大发展,王默的泼墨山水,有“改步变古”之誉。惜这些画家均无真迹遗存,惟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尚有所谓传作,可略窥个中风貌。

唐代花鸟画据记载也不乏名家,如初唐的薛稷、殷仲容,盛唐以牛马题材著称的韩幹、韩混、戴嵩、曹霸、韦偃等;中晚唐则有边鸾、膝昌祐、刀光胤。画迹多已不传,仅存韩幹、韩混两位画家的牛马作品。

 

隋唐时期的公私收藏蔚为大观,隋朝拢集散佚书画人御府,至唐代,几乎每朝皇帝都致力于搜求书画,并在重装时由有关人员签押跋尾,还具体署上年月口,藏品也多钤收藏印记,这是与六朝的显著不同。模拓复制风气也很盛,唐内府有专门的供奉拓书人,太宗、高宗、玄宗诸朝,均组织过大规模传拓王羲之等书法名家作品的活动,故《历代名画记》曰:“御府拓本,谓之官拓,承平时此道甚行。”绘画也出现了复制品,如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记:“今人所畜,多是陈(善见)、王(知慎)写拓,都非杨(契丹)、郑(法士)之真笔。”“其间有二十三卷恐非晋宋人真迹,多当时工人所作,后人强题名氏。”张彦远也指出:“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釆笔踪。”其时,还出现了名画作伪,始作俑者即武后朝的张易之,以后,随着书画进入市场,在社会上流通,作伪现象就更多了。书画著录方面,唐代已出现了专门的著录书籍,即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并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朝流传至今的画迹远比六朝丰富,但由于复制、作伪的流行和递藏流传中的多次损毁,属于名家的真迹并不多,大部分是临摹本抑或伪品,其中出自唐人之手的也不多,主要为后世仿摹本。故鉴定方面比六朝复杂,有不少存疑待考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773.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