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绘画名家徐悲鸿

绘画名家徐悲鸿

 

1895〜1953年,江苏宜兴县人。中国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擅长中国画和油画、素描等,他的作品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走兽、禽鸟、花卉、风景都有独到建树,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他吸收并掌握了两方美术中的优秀技法而为中国的油画奠定了基础,又是改革国画的先驱者,是融合中西,使中国绘画走向一个创新局面的主要开创人之一。他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原则指导教学,怀着对美术人才的无比热爱和关心,培养了中国新一代的美术家,是我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但是,他始终坚持把人物画放在首位,即使是表现自然美的走兽、禽乌等题材的作品,也往往赋予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注重人格化的表现。

在8年留学法国、德国期间,他深入考察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致力于写实手法的学习,打下了深厚扎实的造型基础。他融会中西,将西画中的一些科学的造型方法与传统的中国画造型特点相结合,首先在历史题材的巨幅人物画上进行了开拓性的创作活动。1928〜1930年间,他创作了大型多人物油画《田横五百士》,随后创作了巨幅中国画《九方皋》,以及许多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创作。他的这些作品,大都从危难深重的现实中有感而发,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上义精神和同情分动人民的倾向。同时在艺术上则别开生面,代表了当时人物画创作的最高水平,具有振兴人物画创作的开创意义。1937年他开始构思创作巨幅中国画《愚公移山》,终于在1940年完成。这幅画的主题思想是十分鲜明地表明举国抗战中人民的力量,相信全民族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马,徐悲鸿

同年,他还创作了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是取材于风靡一时的同名街头话剧,画的是野外演出的场面,直接歌颂了人民的抗日热情。同时,他还创作了中国画《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及取材于屈原、杜甫等爱同诗篇中艺术形象的大量作品,反映了他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他创作的大批花乌和山水题材的中国画,不仅在造型、笔墨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大都状物寓情,寓意深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奔马、雄鸡、猛狮等作品的精神寄托是人所共知的,它们歌颂了人民振奋自强的精神。

在绘画理论方而,1920年他就明确提出了“继承好的绘画技法,去除不好的传统,补充不足之处,适,引进西方绘画”的主张,提倡“造型.美术之道,贵明不尚晦”,反对西方形式主义的侵蚀和中国保守主义的禁锢。恪守现实主义,是徐悲鸿半个世纪生活中的一贯思想。他曾针对某些人热衷于搞现代派的错误思想,进行过尖锐的批评。同时,也对脱离现实,空谈神韵一类的守旧倾向,予以有力驳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643.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