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名家:郑板桥
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兰竹石图
郑板桥不忍目睹官场上的腐朽,愤然绝意宦途,重返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酷爱绘画艺术,用真情写画,部以贫寒以画谋利,作画决不“有求必应”,更不“求善价而沽之”,曾说:“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人也。”后来郑燮绘画和随手题句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成就越高,声望益大,索画者更是缠身,索性郑板桥在一幅画中题书画润格为:“大幅六两,半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厲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赔诸群子作无益语言也。”又附一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郑板桥在当时经济繁荣、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扬州,在各个阶层什么人都有索求的情况下,直言刚直爽快地提出自己对市场的尺价,不啻为一种极为明智之举。
郑板桥的文学作品多以民间疾苦为题材,文风朴素平实,并带幽默讽刺诙谐之趣,特别是诗歌,很少用典,常以描绘手法写诗,评者称其“诗近香山、放翁”。存世作品有《郑板桥集》一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