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名家:吴道子
680〜759年,今河南省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
吴道子活动的时代,正是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唐代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更是全国文化中心。画家们上承阎立本、尉迟乙僧,如群星璀燦。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芳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
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吴道子性格康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传说他在描绘壁画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得水泄不通。他画画时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当时的都城长安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技艺。
吴道子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数量也很大。据说寺廊壁画袍300余件,有记录的卷轴刚有100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最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宵等。《送子天王图》这幅画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历代沿袭顾恺之的那种游丝线描法。吴道子开创兰叶描,用笔讲究起伏变化,和内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开元、天宝年间正是吴道子绘画创作的极盛时期。这时他仅在洛阳、长安两京寺庙就留下壁画300多壁,此外还来有大量卷轴画。据宋徽宗赵佶亲自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载,时间过了几百年,到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宫廷中还收藏有吴道子的卷轴画93件。目前所集到的画迹、碑刻、画目以及关乎吴道子的画诗画跋、口传画迹、海外存迹等还有391件。
吴道子一生虽然创作了许多作品,但真迹流传下来的很少。公认的吴画代表作品是《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现存壁真迹有《云行雨施》、《万国咸宁》、《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等。还有一些真迹摹制品,如《吴道子贝叶如来画》(7幅)、《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等。海外存迹有《道子墨宝》50幅、《溪谷图》等6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