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南阳画像石的技法和风格

南阳画像石的技法

南阳画像石属于一种有绘画造型特点的浅浮雕艺术,雕刻技法有四种:①平面阴线刻,即在略经剔平的石料表面用单线刻出图像,不加其他处理,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期;②凹面阴线刻,即将画像部分凿成凹面,再用阴线刻画图像细部,在轮廓线之外剔出横竖纹底子,这种技法较少使用;③平底浅浮雕,即将图像外的底子剔去薄薄一层,使图像呈浮雕状,再用阴线刻画细部;④纹底浅浮雕,即先刻出图像轮廓,并用阴线刻画细部,然后在底子上刻出长短较整齐的横、竖或斜线纹,以富有图案韵律的底子衬托自由多变的图像。

这种技法从西汉末年的时候起被大量运用,是南阳画像石的代表性技法,使用率占总数2/3。

 

南阳画像石的风格

从形成到衰落的时候,南阳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统一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变化和发展。早期作品的构图主体突出,形象分布比较疏朗,不加任何补白装饰,有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中期开始,苍龙、白虎、羽人、鹿车、羲和浴月、嫦娥奔月等作品的主体形象周围饰以浮动的云气,用圆点加连线表示星座,使天空景象和神怪世界有着异于现实生活的虚幻、缥缈情境。大部分作品是一个画面表现一个故事或一组物象,较少堆砌,形象以平面横向分布为主。造型的运动感极为强烈,驷骑、动物多呈追逐相搏、奔腾跳跃之状,具有蓬勃的野性与生机。乐舞百戏中的人物体态多变,如南阳汉画馆藏的一块“冲狭”画像石,图中一女伎着地未稳,另一位又捷疾冲向狭围,身影错落,动感明显。西汉时期的画像一般都施朱彩,门扉上施彩的作法延续到东汉。在大量未施彩的画像中,由于石料只略经打磨平整,表面仍存粗糙效果,形象的细节均未细致具体刻画,画像直观上显得随意、自然。造型与雕刻风格的统一,构成南阳画像石淳朴厚重、恢宏阔大的整体气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532.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