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秦大兴土木与楼阁画的产生

秦大兴土木与楼阁画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古籍有关秦绘画的文章极少。但我们通过对秦的各种宏大工程的记载,不难想像当时绘画的繁荣景象。营造阿房宫是秦十五年间的主要工程之一。杜牧《阿房宫赋》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此为诗赋,固不免有溢美之辞,但并非是无端的夸张。《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阿房宫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又《三辅黄图》载阿房宫云:“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別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终樊州之地以为池。作阿房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周驰复道,渡渭至咸阳。”对以上记载,如果我们至今尚未亲见秦陵兵马俑的宏大场面,是难以为信的。秦陵兵马俑的出土,则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及“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的记述,也便无可置疑了。能作人之所想,亦能成人之所不敢想,这就是秦王朝的气概。当然,如此庞大的宫殿建筑,其中的雕梁画栋,山节藻税,与壁墉彩绘的绚丽辉煌,自然可想而知。所以,秦十五年的绘画,主要体现在它的宫殿装饰,及对宫殿的建造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谓:“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此所谓“写放”,并非指绘画,而是言仿造。即依各诸侯原所居宫殿于北阪再造之,所以它是一庞大的建筑群。北阪,汉时称渭城(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即唐王维《渭城曲》的所出之处。

战国晚期的诸侯各国,强大者除秦外,又有燕、赵、韩、魏、齐、楚诸国。燕都蓟(今北京);赵都邯郸;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后迁阳翟;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楚都郢,后迁寿春(今安徽寿县)。这些诸侯王国的都城,皆人口稠密,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繁华之地。当时齐都的临淄,已有住户七万,以每户四口计,人口达二十八万。书称其盛况为“张袂成荫,挥汗成雨”。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也都是当时著名的大商业城市,显然,构建于这些繁华都市之中的王国宫殿,无不具壮丽宏伟的气派。秦将这些宫殿一齐仿造于北阪之上,其壮观景象,更是可想而知了。

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尤其是模仿性的重建,它不可能没有建筑图样。有人认为《史记》所言“写放其宫室”,所指就是建筑图样,此不确切。古文“写”字,意为“置物”。许慎《说文解字》曰:“写,置物也,从4、舄。”《史记》载营造阿房宫文中也有用“写”字,如文曰:“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此所用“写”,与“写放其宫室”中所用,意义相同,而皆无“绘”或“画”的意思。但如此庞大建筑群,预有图样则是无疑的。

那么,北阪之上建筑群的图样为何等模样?应该说它系立体图,与现在的平面图全然不同。这种立体图,其特点是写实,因此,可概言其为楼阁画,或谓是较粗略的楼阁画。设计、绘制图样者,可谓是我国最初的楼阁画家,即楼阁画的先驱。

南宋赵伯骑著名于山水、花卉,同时他又是一名楼阁建筑的设计师。《图绘宝鉴》载曰赵伯骑,字希远,千里弟,善画山水、人物,尤长于花禽。傅染轻盈,顿有生意。尝画姑苏天庆观样进呈,孝宗书其上,令依元样建造,今元妙观是也。”这是画家兼楼阁设计者的例子之一。元代倪云林自筑(设计、画样)“清秘阁”,又擅于园林台阁设计。可见不少古代著名楼阁的设计与图样的绘制者,往往都是楼阁画家。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的阿房宫,其规模较建在北阪之上的诸侯宫室更为庞大。秦在短暂的十五年间,其所急欲达到与表本的,是帝王的侈华与统一六国后的傲世,因此,使数以百万计的人力,尽耗在庞大的工程里。正由于这一荒唐的举措,它创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也在无意中造就了大枇楼阁画家。

中国历史上另有一次大建宫殿的高潮,即由隋炀帝的穷奢极欲,广辟禁苑,巡游江南,遍造行宫。隋炀帝奢糜,致使楼阁画成为隋代画坛的主体。只是隋有著名楼阁画家如董伯仁、展子虔等传名于世,而秦有画家,却无姓名,所以,秦代楼阁画及其画家,成了画史上的空缺。

在秦大兴土木后不久,有载于绘画史上的楼阁画便接踵而至。日人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史》,载有汉楼阁画《甘泉宫图》与《麒麟阁图》两卷。又有《历代名画记》载曹魏时代杨脩的《西京图》。《甘泉宫图》与《麒麟阁》依大村西崖所见分别是汉武帝与汉宣帝的作品,当然,这一见解不无可商议之处。但此时已有欣赏意义上的楼阁画,则是无可异议的。杨脩《西京图》出于《历代名画记》所载,并明言其传于唐,就是旁证。

就史载看,楼阁画起于两汉,从实际论,它始于秦。谨如上述,秦代庞大的宫殿建筑不可能没有建筑图样,而大量图样原本就是楼阁画,仅不过是略为粗草,或仅限于实用。所以,楼阁画不仅始出于秦,而且其气势之恢弘,楼阁之繁多,亦无任何一代楼阁画能与之相提并论。

秦代也有过山水画,但其画法较为奇特。如潘天寿先生《中国绘画史》引《拾遗记》云:“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工名裔,使含丹青以漱地,即成魑魅及诡怪群物之象;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宛若真矣。方寸之内,画以四渎五岳列国之图。又画为龙凤,骞翥若飞。”此“四渎五岳列国之图”,就是山水画,其表现手法犹今之泼彩。当然,秦统治仅十五年,不可能有很多山水画,《拾遗记》的记载也未必就是实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499.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