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日月山形图灰陶尊

关于山东莒县出土的灰陶尊:

 

“灰陶尊”,又称“日月山形图灰陶尊”,它于1961年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器高60厘米,口径29.5厘米,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于仰韶文化。“曰月山形图”并非彩画,是刻画,图为灰陶尊。对这一图形的属性,颇有争议。古文字学家认为它是字,有的认为是“灵”字,但很少有说服力的解释;也有的认为是“旦”字,似乎比“灵”字有点说服力,因图之所作意为山上之日或山上之月。如果我们从书与画“其初一致”的原则去理解,说其为“灵”或“旦”字,也不无道理。但它是二者富有艺术趣味的组合,组合是画的基本特性,因此,它不是字,而是画。既是画,它又是什么样的画呢?对此,不妨直言其为山水画,是原始形态的山水画。这种山水画的功能,当然不在于欣赏,而在于祭祀,即祭祀中的祭祀图。对此,我们还可用《尚书•尧典》中的记载作为资证:“分命羲仲,宅螞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如果将此文作白话翻译,则为尧命羲仲,去居住在东方极远的日出的地方,恭敬地迎接太阳的出来,依次安排好春耕事情。”山东古有东夷之称,所以这里所谓的“螞夷”,无疑是指山东。“旸谷”,即太阳出来的地方。“寅宾出日”,意去迎接太阳的出来。

新石器时代  灰陶尊日月山形图
新石器时代  灰陶尊日月山形图

由此可见,每逢春耕,这东夷之地还得举行一场迎春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所以,我们定“日月山形图”为祭祀图,并非无稽之谈,而是远古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同时,对此图的命名尚有商榷之处。愚以为图中之月形形并非月,而是云块的形。如此,则是山、云、日的组合,应命为《日出图》。不然,虽有其例,但非常例,不免有创作上的矛盾。《日出图》,虽然作品较为稚拙,但它是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已存在山水画的极为可靠的实物证据。当然,它不是用作欣赏,而是用于祭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496.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