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山水画着色方法

山水画着色方法:填色法、嵌色法、赭墨融合法、平涂法

 

山水画大致可分为水墨与着色两大类:

 

水墨山水因为中国画的“墨分五彩”观念而成为中国画独特的表达方式。

水墨山水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实际上都是指墨色的丰富变化而言。着色山水画又可分为浅绛、青绿等传统类型

 

浅绛山水是在水墨勾勒皴擦基础之上,以赭石与花青为主色调绘制而成的设色山水画。目前浅绛山水画的着色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填色法:

在勾好的墨框内充填颜色的方法称为“填色法”。步骤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基本轮廓范围内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复勾之,这样山石有厚重的感觉。

 

(2)嵌色法:

浅绛山水画中的嵌色法主要是指在浓墨点、浓墨块的基础上嵌上具有一定覆盖力的朱砂、朱磲等暖色块或暖色点表现秋树、秋石等,但这种着色法不宜过多使用。

 

(3)赭墨融合法:

20世纪中期长安画派的赵望云、石爵等在表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时常用此法,把墨(或浓或淡)与赭色结合(可先调好,也可在笔上融合),一般使用长锋羊毫大笔画之,强调用笔要生动、痛快。

另一种方法是用小笔勾、皴、擦同时进行,一气呵成,也可称之为“赭皴"。以上两种方法切忌用笔来回涂抹,也不要过多地添加修改,应达到两色同处,相融相渗而不相混,色中透墨,墨中含色,虚实浓淡溶融一气的神奇效果,方为恰到好处。

 

(4)平涂法:

又称平染,即均匀涂色,不分浓淡及色相变化的染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两种或几种颜色相互晕接碰撞。小面积的平涂易于掌握,但大面积的平涂,要做到匀细便有一定的难度。

浅绛山水画关键在于浅赭和水墨构架的对比应该协调,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传统浅绛山水画注意墨和色的对比不宜强烈,画面呈灰色,现代画家根据传统的浅绛法,在技法和形式上力求创新。总之,设色方法很多,虽有各自的名称程序和效果要求,但没有固定格式,只要巧妙运用,就一定会使传统的着色法焕发出新的美感。

青绿山水,先以不同浓淡墨色画出山石的形象结构,并用淡墨渲染山石的暗部,干后以赭石在山石上着一层底色,在山头等长树的部位用花青或汁绿着底色,干后在山头亮的部分用石绿色罩染,在暗部用石青色罩染,用色要薄可多遍完成,千后以汁绿再勾一次轮廓并以汁绿点苔。

金碧山水是青绿山水画的一种,是以泥金、石青和石绿这三种中国画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勾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馆室、楼阁等,与矿物质颜色和墨线产生对比,显示出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

除以上的着色山水方法之外在现当代的山水画表达中还有以花青为主色调的山水花,以及结合自然的山水真实感受的绿色调山水,总之当代画家借鉴的色调的观念,按照总体的色彩感受来赋色,但总体都要把握住“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原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490.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