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写生中的意匠处理的方法
“意匠”是艺术家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手段,也是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意匠是创造意境的手段艺术家为了把n己的感受传达给別人,都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历代优秀艺术家无不在意匠上下工夫,如同杜甫诗中“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何等刻意锤炼的精神。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在他的山水画创作和话语录中都有对意匠精辟的阐释。例如他1950年的无锡梅园写生(图1)就是在反复的意匠锤炼中融会多方感受达到新的境界(图2),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反复琢磨,呕心沥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
图1 无锡梅园
图2 人在万点梅庄中
剪裁(取舍)
中国传统艺术长于大胆剪裁,如绘画、书法、伐曲艺术,都讲“空白”,有“计白知黑”一说。空白的作用就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空甶不是削弱了对象的表现,而是使得_而中主要的部分更加突出。李可染曾提出“采一炼十”,自然形态的东西往往不能完美无缺,总有不足之处,所以在意匠的处理上要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凡是美的,尽fit表现,对不足要敢于剪裁,这就是取舍。黄宾虹说:“对景作画要愤得舍字,追写状物,要俺得取字。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
写生时对客观对象的表现要做到主次分明,表现美的事物是艺术家的天职。当然生活中的各种情凋趣味,酸、甜、苦、辣随人的情感爱好不同,取舍也就不尽相同,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但要忠实于自然。
夸张
夸张是情感强化的表现,在情感上给人以最大的满足3艺术是表现爱憎的,要通过表达情感,给欣赏者以强烈感染和欣赏心理的最大满足。要满足就一定要有分最,要“够”就必须夸张。通过强烈的夸张使事物的特征达到极限的状态,便可满足欣赏者的心理要求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都是艺术夸张的范例夸张是为了更真实,在不失艺术真实的限度内,可以夸张到极致,艺术的夸张就是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狠狠地表现,重重地表现,深深地表现,切忌轻描淡写,浮光掠影,不痛不痒,一笔带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