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学习形式及规律:临摹
临摹是国画传统师承体系当中技能传授的主要方法,“师以摹仿教其徒,父以临摹教其子”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临擧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给予它的称谓也不同,明清时代称之为“临”、“仿”、“拟”。
五代谢赫在“六法”论中最早提出“传移模写’的观点。传模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作品的流传,也是为了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明末董其昌主张通过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来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清六家“四王吴恽”也强调师法古人并对前人技法加以总结。
关于临摹,现代画家都认为是学习山水必须的环节,比如李可染就曾讲过:“学画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更大的勇气打出来。”这里所讲的“打进去”就是对传统的临摹学习。众所周知,国画讲求功力,重视积淀,强调画家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在此基础之上方可谈得上出新。对于传统技法的学习和掌握要靠长期刻苦的训练,所谓“朝斯夕斯,终日伏案”,“十年面壁,朝夕研练”即是此理。
临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专题性的优秀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者还应适当择选部分适合自己个性的作品做专题临摹研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