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绘画如何对背景进行处理?背景在写生中控制着视觉活动范围,它将画面中的一些主要部分联系成片并依照创作者的想象予素材以补充。素材与背景之间类似于歌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关系,伴奏是为了渲染和突出主题歌而的演出效 果,而背景同样也是用来衬托画面中的各种形态以起到彰显主题、调节情趣和提升画面意境的作用。背景的处理方式很多,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目的来展开的。
尤其是植物素材的表现,背景在处理的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主体形象与背景的离合程度。一般情况下,首先在仔细观察素材后寻找出素材与背景在亮暗色调上大致相当的部位,这时我们会发现物象暗部中的一些区域与背景在色调上能够相互融合,也就是说在形态的这一部分看上去几乎与背景合为一体,而我们的表现就是从这些部位开始着手进行的。先在这一区域铺上大体色调,具体反映为按表现区域的形状用笔来进行线条的排列,经多次反复后形成色调,需要注意的是色调不要一下子就表现到位,应留有一些余地以便于后面的调整。此时与形态相邻的亮部区域用空白手法留出,那些被描绘的暗部如果涉及背景时,就连同背景一并进行表现,色调经过几次叠加以后,形态暗部的边缘逐渐被虚化,这时,亮暗部位的明度和虚实反差非常大,亮部明确而突出,而暗部与背景融为一体,如果要加强显现暗部中的某一局部,只要在暗部与背景两者之间任选其一进行笔触的叠加,哪怕是细小微弱的对比度都可以轻松便捷地进行调整,这同时对形态体感和量感的塑造也非常有利。这种处理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有效地控制视觉效果,在充分表现形态体量感的同时,画面的视觉整体感也容易保持。当画面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复杂,有多种不同种类的素材或大容量的内容充斥其间时,如实进行描绘则很容易使视觉效果陷人无序的状态,此时就需要从视觉规律的角度出发来划分和区別对待主客体素材,拉开主体内容与次要内容之间的距离,如通过素材的造型、亮暗、虚实、层次以及用笔所形成的质感和繁简等各方面要素的调整和处理来突出主要素材,在强调主次形态之间对比的同时又不能从固定不变的概念出发,把主体素材与背景割裂开来各独立地进行表现。整个表现过程中应随时掌控它们之间的分离和融合度,避免脱节现象的产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