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绘网小米手绘网

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水粉、水彩、 油画等西方绘画相比较,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绢淡设色24.8厘米x 5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在媒介和材料上,国画和西方绘画有所不同。国画运用毛笔、水墨、 矿物颜料、植物颜料等工具,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而西方绘画则是利用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油彩等在卡纸或布面上作画。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国画具有自己的特点。西方绘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焦点透视法坚持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原则,讲究科学性和真实性。例如,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就是采用焦点透视原理。国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使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来再现大自然,而是采用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的方法。散点透视,又称“移动视点”,它从多个角度来表现客观对象的特征。画家的视点并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根据 需要来移动立足点,并灵活组织画面。采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画家在一张不大的画面上也可展示出咫尺千里的恢宏景象。例如,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即是采用散点透视的典范之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京城内和近郊的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欣赏者站在画面之前,可不受地域和观察点的限制,将整个画面一览无余:既可以看到近处城内的景象,又可以看到远处的郊外风光;既可以看到桥上行人,又可以看到桥底船只;既可以看到城郭屋宇,又可以看到街坊店铺。而且,无论看哪一处景点,物体的比例基本 相似。 

 

再次,西方绘画注重形似和再现,国画则注重神似和表现。古人云:“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国画追求神韵、意境,讲究“意足不求颜色似”。

 

上面讲述的是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别。不过,随着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的传入,不少国画家开始吸收西方艺术的经验,逐渐将中西方艺术创作手法融合起来,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形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159.html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