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中国画?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当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学习中国画的目的。
1.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绘画发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人类产生了思维之后,用符号或象形记事,这个符号就是画,也是文字,这就是画的起源。由于人类的进步,事物的发展,逐步地文字和绘画分体,各尽自己应尽的作用,各自独立了。从周口店猿人洞出土打孔的骨、石装饰品推想断定就已产生了美的思想,距今已有50多万年。从新石器时代彩色陶器上描绘着鱼、鹿纹饰算起,到了晚清的绘画,前后经历了7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从长沙出土的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算起,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这就说明了我国绘画历史的悠久。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绘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观点和中国的整个文明进程史是分不开的。尤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文学、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政治、经济、佛、道、儒等有密切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绘画艺术。
2.明确中国画应占有的位置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重要支流,是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绘画是综合了文章、诗、词、书法、印章而成的,丰富多彩。影响了东方国家和世界各国,形成了东方艺术体系,给人类艺术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国粹,是国魂。西洋画是无法比拟的。它以丰富的品类、独特的风格、巨大的成就矗立于世界美术之林,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3.继承和推动中国画向前发展
(1)首先要树立起坚强的民族观念。用自己强烈的民族感,刻苦地研习中国绘画法则、技巧以及各方面的知识。我所强调的就是在练习中要牢记每一笔都要让它代表着民族的形象,是中国人民的形象作品,要有思想性,起步就要高,打好坚实的基础,为自己发挥和推动绘画事业向前发展所用。中国的绘画是源于我们民族,还要服务于我们民族的。我所说服务于我们民族不仅仅是摹拟、抄袭翻版前人为能,或以形写形为是,只是简单地会画画为目的,而是有坚强民族感的思想性,以阳刚的时代性,以突出明朗的个性相结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技巧,借画概括出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民勇敢、坚强的品质,创作出有时代感,有民族气质,顶天立地的好作品。作品不只是一幅画,作品本身就是民族,就是人民的形象,让作品在人们面前树立英勇的民族和人民形象。只有如此才可谈得上继承与推动,又回馈于民族。
(2)领衔好东方艺术。中国绘画是源于我们民族的,又由于它的历史悠久,影响着整个东方。我们常说“民族性越强,越有世界性”这个道理。为此,中国画要和西洋画拉开距离,但不等于不吸收西洋画好的或有用的方面,吸取的方面还要溶化成我们民族的东西,不要生搬硬套,才能谓之洋为中用。更好地继承前人以及吸收溶汇西方绘画艺术,都是为了推动中国民族绘画向前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东方各国、为全人类服务。
4.重视画内功及画外功
我们怎么来理解、掌握以及应用画内功和画外功?首先谈谈画内功是什么。画内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笔墨功力以及绘画构图方面所具备的各种技巧。我们就先从笔上来谈,笔不是单指的一支毛笔而言的,笔是指用毛笔蘸了墨或颜色,在宣纸上落下的痕迹为笔,就是平常所讲的“画的笔墨”。这个笔的痕迹是有各种法则技巧来完成的,必须下功夫去练习掌握,并且在作画时能随心所欲来应用,而且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这才叫用笔。这个痕迹并不是指糊涂乱抹的,是拿稳了笔一笔一笔练出来的,练出这些笔是在我们创作的时候,根据内容,在哪个部位该用什么笔法,这就是画内功。其实笔并没有多少,只有点、线、面三笔。但点、线、面的笔法变化太多,必须狠下一番功夫才能得到。例如一条线的处理,在用笔方法上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捻笔、滚笔、长短粗细深浅等等,以及在落笔时有的就需要浮着笔边落边行笔,有的需要一下子就将笔落到纸上。在运行笔的时候,根据需要,中途有沉有浮的行笔技巧。在停笔时多有回锋的技巧还要求用笔沉稳流畅,不能僵硬死板。点、线、面同样都有各种笔法技巧,都是需下功夫去练习掌握,点、线、面都有功夫在内,这就是必备的画内功。不具备画内功,是没有办法画好画的。
画外功,如我们应该多知道一点国际国内的形势(包括政治、经济等各种情况的动态和发展),懂得一些文学、金石、书法、音乐、舞蹈、佛学、道学、儒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谈起来好像和绘両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就以上所列举出的,没有一个不在画内反映出来的,缺哪一个都不行。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就拿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继承的是民族文化,反过来肯定还是要服务于我们的民族,那么我们又怎么样用画一幅花花草草来服务于民族呢?是这样来应用的:我们既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就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就愿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各国面前有个雄壮、伟大的形象,这是有民族感思想的画家,为此就要将这个思想,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画的是花草能表现出来吗?同样是可以的。应该首先在整幅作品上通过笔和墨表现出气和势,叫任何一个人看上去是气势镑礴,雄壮伟大,这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思想融会贯通到作品里了,同样作品也增强了分量。画外功是怎样具备的?一句话,就是多看书报,多动脑筋,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服务于作品中,这都是作品的精神营养。如果作者没有这些知识,也没有想整幅作品给人以何种感受,那便是画了一幅画,就只是一幅画,没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雄心壮志,通过民族文化的笔墨来树起民族形象来,画的内涵就不行,味道就逊色了,即便画得也不错,也是柔弱的。又如通过作品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表达出来,同样通过作品整幅的气和势,即能将中国人民阳刚之气的形象树立起来,不能老叫外国人看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从画的气势上看,中国人挺起了腰杆站起来了,这就是思想精神贯彻到笔墨内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画外功。文学、诗词、书法、金石,在画上更是不可缺少的了。对舞蹈、甲骨文的研究对构图很有启发。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解释宇宙万物的。道对中国画,特别是对大写意是简练笔墨,高度概括物象,起到了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应用道学,虽说没有很细地去刻画物象,但简练地突出了神,也没有完全失去了细微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剧,就是根据道学的发展而成的。两个小时能反映一个朝代,四个打旗的就是千军万马,要发兵去某地,舞台上转了个圈就到了,开门关门没有门,比划两下就是打仗的等,都是根据道学简练的手法,高度概括物象。作画也同样将佛道儒概括到画内,有含蓄的,有明显的,画就是这样用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物象(能一笔完成的不用两笔),只有简笔才能实现依形写神的目的。画虽简,内涵是很深刻浓重的。这些都是作者汇集凝聚了各方面知识,是绘画不可缺少的,全是画外功。画内功和画外功应用上的比重应该是画内功占30%左右,画外功就占70%左右。也就是阃画必须具备大量的各方面的知识,也就是画外功,要应用到画里来,这就是画内功和画外功以及应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