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的用水方法
水墨画用水同用笔、用墨、用色一样重要。水具有独特的性能,可以辅助笔、墨、色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古人对用水也非常重视,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提到“水破墨,是先画墨,而后破之以水”。巧妙运用水的性能,可使画面变化丰富,墨色洇润,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泼水法
泼水法同泼墨法相似,区别在于泼墨法是用墨泼,而泼水法则是用水泼墨或色。由于水的冲击和弹洒,冲幵未干的墨与色,使之更为炅活多变。泼的方法可用水盂或大斗笔蘸清水临空泼洒,也可用喷壶喷洒。
(二)渍水法
羊毫大斗笔含水较大,下注力强,下笔如点苔,在纸上留下水渍,也可在水中略加淡墨色、茶水、矾水等形成各种水渍的晕圈,使画面笔墨更加富于变化。
(三)铺水法
铺水法是用清水点拂画面,使画面某几个部分的墨色联系得更加紧密。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羊毫斗笔蘸满清水在画面需要的局部敷铺一层清水,从而使笔墨形态自然融合,获得笔墨的整体效果。铺水时应顺笔墨的大势著笔,做到大胆落笔,细心收拾,不能破坏画面中见笔立骨的主要线条和墨块,以确保画面淋漓中见苍劲的特点。
上述的几种用水法,均为求晕化的效果。水法的运用主要还是为了堪强画面的滋润度和浑厚度,黄宾虹用水法创造出水墨淋漓、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就是典型的例子。用水畢化产生的奇妙效果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偶然是由纸、墨、色、水的性能所致;说必然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