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的五种形式
中国青绿山水至隋鱭竞零已熟。至五代、北宋由于朝廷尚古之风,又将此艺术推向了峰巅。以下就青绿山水的五种形式(大青绿、小青绿、金碧山水、没骨青绿、意笔青绿)作简略解释。
1.大青绿山水
所谓大青绿画,就是通过勾勒、分染、渲染、着色'罩染等多重步骤,逐步完成的绘画形式。由于石青、石绿、赭石属r物色,藤黄、花青、胭脂等属植物色,两种材质的不同,因此在绘制过程中,都相应地采取不同手法进行,且程序繁复,敷色精微,须惨淡经营方可臻妙境。(如图1)
2.小青绿山水
小青绿山水是在水墨山水基础上,罩染汁绿、花青(墨青)、赭石、石青、石绿等色,也有不用石色只用花青、赭石、藤黄色反复渲染、积染而成,以求淡雅清丽的艺术效果。小青绿应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明、清季诸家已将此法演绎至极致。
3.金碧山水
是在大青绿所有程序完成后,根据画面效果需要,或整体或局部勾以金线。近世泼彩山水中,也有局部泼金色之法,以期形成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4.没骨青绿山水
作画不先勾勒,在纸、绢上草定好的位置直接用色或淡墨画山成。古人有“赋彩制形”说,即是指此。没骨,绝非是一点不用线,只是为了使物象更加生动、活泼,直接用色彩为之。但画面整体仍须依赖“笔”去完成。明代蓝瑛是这方面的高手和典范。
5.意笔青绿山水
意笔青绿山水是由大青绿和大写意山水发展而来。在保留水墨大写意山水气、格、风、韵的同时,又兼具有大青绿山水的雍华、厚重'富丽之感。因此,精笔墨、通灵变'擅色彩,“会境通神,合于天造”是画好意笔青绿山水的前提和必备素养。意笔青绿山水妙在生动活泼'沉雄壮丽,二者珠联璧合,且相得益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