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中静物的选择与摆放
艺术家以自然界各种物体以及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为描写对象,借物抒情,表达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
静物素描是以静止状态下的物体为题材的素描。静物素描是一个独立的种类,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素描教学中,静物素描是学生基本功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静物处于人为条件下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对认识和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景感、空间感、透视规律、调子变化等,比其他题材更方便和简单。
一、静物的选择
(一)种类
静物之间应有相关性,这样可以使画面形成一定的主题或情趣,如生活类的、饮食类的、学习类的等等,这样可以引起观者的联想。在必要时也可将几个不同类別的物体混合摆放形成特殊效果。
(二)形体
静物的形体应有一定的差别性。形体的差异可丰富造型的多样性,避免单调呆板。各个形体间应当有大小对比、方圆对比、高低差別,直线形与流线形,有胖有瘦,尽最不要雷同。但彼此之间的比例不要差距悬殊,基本有大、中、小三类即可,这会方便摆放时形成协调关系。
(三)质地
物体的质地也应有一定的对比性。质地的不同会有质感的差別,可增强胆画面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容易为画面带来多种肌理变化。质地应该有粗细、软硬、松紧等区别。
(四)色彩
静物的色彩明度应有明显的差异性。对素描来说,静物的色彩,应力求淡雅,避免华丽。静物固有色的明度一般要拉开,分成黑、白、灰三个大层次,在互相有对比的情况下,会比较轻松明快,否则容易陷入沉闷,缺乏活力。
(五)衬布
静物的环境除了选择自然的生活环境外,衬布也必不可少。衬布可以起到烘托静物的作用。选择衬布时从明度和质料两个方面考虑,既要产生对比,突出主体静物,又要协调气氛。衬布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色应尽可能单纯(图4-1)。
二、静物的摆放
(一)主次性
根据生活常理和自己的构思,确定主体的摆放位置。主体占有主要位置,其他物体作为辅助、陪衬,使画面主体突出,主次分明。
(二)整体性
各种物体间的组合,必须要柯节奏感。前后穿插、疏密相间、黑白相衬,组成有秩序、有变化的统一整体,做到零而不散,多而不乱,相互呼应,聚散得宜,每一个物体都不会脱离其他物体而孤立存在。
(三)变化性
形体的大小、高矮、方圆、质地、明暗、方位、繁简等,在摆放时应互相穿插,有前有后,有疏有密,有正有斜,有横有竖,可升可降,左右不等。静物摆放方位避免同向、同质地。同明度的物体不要集中摆放,否则会出现黑白截然分开的现象(图4-2)。
(四)补充性
背景布置要起补充衬托作用。静物的背景、衬布一般都是首先放置好,这就要求在摆放静物前要胸有成竹。作为背景,一般是以明衬暗或暗衬明,以简衬繁或以繁衬简,以灰调节黑白,同时可以衬布褶纹补充构图。背景处理得好坏常常影响画面空间感的真实与否。
光源与光线的分布是静物素描的一个要点。一般静物素描不采用变化较大的日光,多数采用灯光。光照射的位置、光线的强弱都会影响整组靜物的效果、气氛,所以一定要仔细考虑,尝试多角度、不同强弱的光线,直到满总为止。
静物的摆放过程实际上就适构思和构图的过程,但到真正进行画面构图时,情况与事先想象还是会有出人,这就需要画者再次对画面进行组织。如角度的选择,视平线的高低,对象的取舍,疏密节奏的控制,布局的变化均衡,色调的对比统一等。画者对画面有很大的主导性,根据画面的形式要求可以对静物做出形式的各种调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拼音王国手抄报模板,https://www.xmcdw.com/html/article-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