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刘胡兰:浩气长存照千秋
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刘胡兰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短暂却壮丽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她无畏生死,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出了一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目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在家庭和革命氛围的熏陶下,她早早地在心底种下了反抗压迫、追求解放的种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周西村成为抗日根据地,年幼的刘胡兰积极参与村里的抗日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为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46 年,14 岁的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阎锡山的部队与地主武装 “复仇自卫队” 疯狂反扑,妄图夺回失去的地盘,革命形势异常严峻。刘胡兰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斗争的第一线,组织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发动妇女支援前线,秘密为党组织传递重要情报。
1947 年 1 月 12 日,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 “复仇自卫队” 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将村民们集中在村南大庙前。敌人四处搜寻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企图一网打尽。在叛徒的指认下,刘胡兰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毫不畏惧。敌人先是假惺惺地劝她投降,承诺给她土地和金钱,只要她说出村里共产党员的名单。刘胡兰轻蔑地拒绝了敌人的 “好意”,义正言辞地说:“我不知道!” 敌人见软的不行,便露出狰狞的面目,对她进行残酷的审讯和折磨,甚至用铡刀威胁她。但刘胡兰毫不退缩,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
最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对刘胡兰下毒手。在大庙前,刘胡兰昂首挺胸,从容走向铡刀。她用稚嫩的身躯,展现出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随着铡刀落下,刘胡兰壮烈牺牲,年仅 15 岁。毛泽东主席听闻她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的革命精神。
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现了她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她在生死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用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如今,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刘胡兰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在各行各业,无数人以刘胡兰为榜样,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科技创新的前沿,科研人员默默奉献,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传承和弘扬她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像刘胡兰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要坚守原则,不忘初心;更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刘胡兰的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 。
刘胡兰英勇事迹手抄报黑白线稿
刘胡兰英勇事迹手抄报模板无字版
刘胡兰英勇事迹手抄报模板有字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米手绘网 » 刘胡兰英勇事迹手抄报模板